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学设计

ID:38469968

大小:20.9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3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木兰诗》教学设计江西财经大学附属中学陈云珍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背诵古诗文的能力;2、以诗歌为本,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水平;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探索质疑的能力。重点、难点1、以诗歌为本,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水平;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探索质疑的能力。教学步骤第三课时一、导入教师配乐朗诵《木兰诗》第一段"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从此替爷征”激情倒入课题:《木兰诗》二、背诵《木兰诗》1、请同学们跟随背景音乐以及幻灯片上的图片全班背诵全诗。教师赞美《木兰诗》“一个

2、感动世界的传奇故事,一幅抒写大爱的历史画卷,一曲忠孝两全的巾帼壮歌!”2、《木兰诗》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教师播放幻灯片分享《木兰诗》的影响:文学上的《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戏曲上的《花木兰》,由豫剧大师常香玉饰演的花木兰印发在邮票上,广为流传;工笔画《花木兰》,美丽、端庄、典雅,形象动人;民间连环画《木兰诗》儿童读物,生动形象,深受儿童的喜爱;书法上的《木兰诗》,宋代书法家米芾的书法作品,刚劲有力;英语版的《木兰诗》,可见木兰形象早已流传海外;迪斯尼版动画

3、片《花木兰》,木兰形象可谓是享誉海外,风靡全球啊!三、合作思考1、《木兰诗》流传了一千多年,为何一直深受人们喜爱?请同学们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艺术手法三方面任选角度赏析《木兰诗》,分组讨论并分享讨论成果。(3分钟)2、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生1:我从故事情节赏析:我觉得本文的故事很吸引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立功后又辞官回家,有意思。生2:我从人物形象分析:花木兰勇敢、机智、谨慎、孝顺、爱国等,很爱国啊。生3:在艺术手法上,本文用了很多修辞手法,比如:比喻、对仗、互文、顶真等等,很有表现力。生4:这

4、篇诗歌还用了详略得当的艺术手法,征战场面略写,回家团聚详写……3、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的评价,组织学生一起走进《木兰诗》的世界,尽情领略作品展示的奇异的美。活动成果展示:(1)事的传奇美:本诗集中讲述了一个平凡女子——木兰代父从军和解甲还乡的故事。木兰在非常时期女扮男装,秘密代父从军并发挥她那潜在的智谋和才能,着实让人惊叹,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具有传奇色彩。(2)不朽的形象美:本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有传奇色彩,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

5、勇士又是娇美的女性。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祖国,聪明机警又热爱和平,女儿情与英雄气相得益彰。(3)凝练生动的语言美:《木兰诗》具有乐府民歌的独特风格,复沓、问答、排比、重叠、对偶、顶真等形式的运用,都与民歌大致相同。而且语言丰富多彩,有朴素自然的口语,有新奇幽默的比喻,有气势酣畅的排比等等。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是艺术中的精品,《木兰诗》之所以千古不衰,其凝练生动的语言功不可没。(4)淡妆浓抹总相宜:文章繁简相宜,详略得当。繁笔的运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木兰采

6、买鞍马一事,通过东西南北的排比铺写,渲染了战前准备的紧张和忙碌,既写木兰的繁忙,也呈现了一个英姿飒爽的木兰;②写木兰奔赴战场时反复提及“不闻爷娘唤女声”,其实正是木兰此时心态的真实写照,征程漫漫,何时能再听到那温暖女儿内心的爷娘亲切的呼唤呢?一幅“少女思亲图”呼之欲出;③末段写木兰将回家乡时爷娘姐弟等人的不同行动,通过同样的句调作三次反复叠唱,生动表现了亲人们十年离别一朝团圆的喜悦心情和欢乐气氛。写木兰重入闺房,再着“女儿妆”一段,淋漓尽致地渲染了木兰热爱生活、美丽可爱的女儿情态。至于简笔,主要是

7、对战斗过程的描写力求简洁,十年征战,只用六句话就交代完了。详略得当处理的用意:1、丰富了形象,木兰不是赳赳武夫式的“顾大嫂”,也不是娇滴滴的“崔莺莺”,而是娇柔刚健相济的女性,使木兰的女儿情与英雄气相得益彰,真实动人。2、突显主题,赞美了她的忠孝品质,寄托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对战争的冷淡及远离,表现作者思想倾向。四、质疑探究:对本诗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1、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疑问写在便贴上,贴在质疑板上,全班讨论解决问题。2、教师归纳所提问题,并板示,交付全班讨论解决。学生可能提到的有探讨价值

8、的问题有:1、什么把父亲称作“爷”,这一称呼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能介绍一点相关的知识吗?2、为什么前面讲到“可汗”征兵,后面又说“天子”奖赏?3、为什么木兰从军十多年没有被发现是一名女子?4、木兰为什么放着高官不做?这是否体现了她不慕荣华的高贵品德?……有些问题,学生在讨论中可自行解决,有些问题,教师不必急于给他们提供答案,应有意识保留一些问题,供学生课后自己查找相关资料,一周后上交一份读书报告。教师查收,并给予积极的评价。五、课堂小结同学们,这是一首风格刚健质朴的地方民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