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典礼新老师代表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

开学典礼新老师代表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

ID:38533351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4

开学典礼新老师代表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_第1页
开学典礼新老师代表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_第2页
开学典礼新老师代表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_第3页
资源描述:

《开学典礼新老师代表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开学典礼新老师代表讲话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经过漫长的等待,我们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学期,这对于我们来说,无异于是个特殊的日子。每当我们走在校园中时,还能看到许多的新面孔,这其中有老师的,也有学生的,但请你们不要认为是彼此变得陌生了,而是告诉我们:在这里,我们将结识更多的新同学、新朋友、新老师,同时,这些新面孔也为我们六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添了一股新的力量。在这个学期,我们学校来了八位新教师,而我就是其中的一位,此时此刻,站在这里代表在座的新教师发言,荣幸之余也倍感惶恐,因为通过接触,见识到了诸位同仁的优秀与精彩,也知道在座的每个人此时此刻都

2、有自己的感言与心声,我深知自己缺乏足够的能力表达每个人的思想,惟恐自己拙劣的言语唐突了这场盛会,但是我想,不管怎样的千差万别,至少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我们都选择了教育这个行业、选择了六校,很高兴能成为六校的一份子,同时,我也代表这八位新老师感谢六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作岗位、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我们也将秉着对学生负责、对工作负责的态度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使孩子们在我们六校的每一天都能有所收获,都能健康成长,对于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你们都是祖国的花朵,希望你们能好好学习,经得起风雨,成为社会的栋梁、祖国的支柱。今天,你们因六校而骄傲!希望明天六校能因你而自

3、豪。九月本来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但对于我们老师和学生来说却是一个播种的季节,让我们携手播下知识的种子,挥洒辛勤的汗水,浇灌成长中的幼苗,去迎接成功之花的绽放。一个漫长的暑假已过去,迎来的是一个美好的秋天,停泊在港湾的小船,已经出航,迎着早晨的第一缕阳光,开始了新一学期的征途。在过去的旅途中,无论我们是拥有欢乐还是忧伤,都已成为过往,新的生命已破土而出,面对这一切,我们整装待发、扬帆起航!谢谢大家!二〇一三年九月二日百年老校生生不息重庆市涪陵城区第六小学校位于涪陵区人民东路4号。1913年,加拿大教会负责人龙沛照创办私立明德小学,校址设在现潘家巷,校长张联学。1952年名

4、德小学由涪陵县人民政府接管命名为涪陵行署直属子弟学校,迁至涪陵区人民东路4号(今址),校长陈茂吉。1958年更名为涪陵县实验小学,并实行学生住宿制,设有专职保育员。1964年3月更名为涪陵县城关镇第六小学,由李绅荣担任校长。1981年1月1日起城六校划归涪陵县文教局领导,改名为涪陵师范附属小学校,由李蒲漪任校长。重庆直辖后于1998年10月更名为重庆市涪陵师范附属小学校,时任校长张可仁。2001年6月更名为重庆市涪陵城区第六小学校,校长陈明伟。2010年9月,根据涪陵区教委集团化办学精神,学校与涪陵城区第二小学资源整合,两校合一,实行统一管理、集中办学,由薛相锋任校长

5、。学校现有占地面积为10073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710平方米,绿化用地近500平方米,2011年8月,学校班班通工程建成。学校现由A、B两个校区组成,共有56个教学班,3374名学生;教职工281人,其中在退休151人,在职130人。在职中专任教师124名,区级科技拔尖人才1名,中学高级教师5名,重庆市级骨干教师7名,区级学科带头人8名,区级骨干教师39名;本科学历教师73人,专科学历教师54人。生态教育为生命成长奠基凭借百年积淀下来的雄厚文化底蕴,融合当下学校教育生存发展的大环境、大背景,城六校人提炼出了有着自己浓郁特色的、更具现代性的办学理念——“为生命成长奠

6、基”。学校着力建设“生态教育”特色,依托“生态教育提升办学质量、特色文化促进品牌发展”的办学思路,大力推行“同生共构”的生态教育管理模式,积极构建“多样、共生、平衡、发展”的教育生态共同体,努力构建具有独特魅力与个性特色的学校文化体系,打造具有辐射性、示范作用的生态教育特色品牌。闪靓六校荣誉见证涪陵城区第六小学校以生态教育统领全局,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区域内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是涪陵区首批命名的特色学校之一。学校还获得中国西部基础教育名校、全国红旗大队、全国尝试教育先进集体、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网脉工程实践基地、全国语文教改示范校……2011

7、年,学校先后被评为重庆市“唱读讲传”活动示范基地、重庆市“红领巾示范学校”、“全国语文教改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学校《构建和谐的学校文化生态研究》、《生态教育实践研究》课题成果获2010年度全国“十一五”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涪陵区“第英杯”特色学校建设评选活动一等奖;第八届中国中小学校园电视奖优秀节目银奖、重庆市一等奖;获重庆市中小学人文校园建设“百佳”评比表彰,涪陵区“红歌大家唱”电视大赛三等奖,涪陵区教育系统女职工工间操比赛一等奖,重庆市中小学机器人竞赛“机器人升旗赛”一等奖,涪陵区第十一届小学生篮球比赛城区组女子第一名、男子第二名,涪陵区第十一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