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 (2)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 (2)

ID:38589072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5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 (2)_第1页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 (2)_第2页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 (2)_第3页
资源描述: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生动的笔触展示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流畅而又饱含激情,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教学此诗,试图凭借教材,挖掘教材的教学价值,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情趣,在受到情感熏陶的同时学习诗歌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感悟与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诵读,想象,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

2、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读中感悟诗歌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诵读、想象等方式,用心感受语言文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诗歌吗?谁能来背几首诗歌,可以是古诗,也可以是现代诗歌。    指名学生背诵。   

3、2、相对于古诗来说,你们觉得现代诗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指名交流。    交流内容可能会说到:现代诗歌语言浅显明了,形式短小活泼,富有生活情趣,易于接受。学生可能还会有其他方面的一些经验,若说得有理,教师都应肯定。   3、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现代诗《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你们想读一读吗?  二、营造氛围,反复诵读。   1、打开课本,好好读读诗歌,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尽量能读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教师巡视,倾听学生个别朗读,并及时作出鼓励和指点。)   2、采用多种读的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

4、营造一种乐读的氛围。    ①个人展示: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来读。    ②小组展示:小组合作朗读,读的形式由小组自己决定,展示小组实力。    ③男女生赛读:在比赛中激发学生读的兴趣,促进读的水平提高。  三、品味诗歌,领会“感受”。   1、从同学们的读中,我已经感受到大家是带着自己的情感在读了,下面我们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展开学习,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尽情地再读一读,用心体会,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自己的感受。)   2、大自然这本“绿色的课本”,究竟有着多少神奇的景象和奥秘,又带给我们

5、多大的收获和欢乐?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和欢乐与大家一起分享。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学生交流时可引导学生围绕“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展开交流,把自己独特的体验与大家分享。    ①第2节:可结合生活实践展开想象,感受“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想象“果园”的丰收景象和“沃野”的耕耘场面。    ②第3、4节:抓住“联欢”、“相聚”体会孩子和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的快乐;抓住“青山”、“绿水”的话语体会“自然”对孩子的启迪,进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情趣,并通过朗读展示出来。    ③第5节:引导学生想象

6、“片片云锦”、“阵阵微风”的意境之美,感受“明媚的早晨”、“愉快的黄昏”生活之乐,并通过朗读加深体验。  四、朗读全诗,总结回顾。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学完了全诗,你们能说一说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为什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回味课文,了解、学习作者表达自我感受的方法。   2、拓展学习,并能运用学习到的方法学写诗歌,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领悟诗歌表达特点,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味课文。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诗

7、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领略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味这首诗歌,请同学自由组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诵读这首诗歌。  二、学习表达。   1、学了这首诗,同学们喜欢这首诗吗?老师也很喜欢这首诗,在我们眼中平平常常的大自然,在作者的笔下却像一位魔术师,神奇而充满魅力,作者是如何体味到这一切的呢?    (引导学生读中发现:作者在细细地看,静静地听,尽情地想中全身心感受到的。)   2、有时候,我们心中有了感受,可是,把它写下来以后,我们就觉得没有表达出来,你们有这种感觉吗?作者怎么就能把自己的感受写得这样清楚呢?我们一起来

8、看看作者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这也需要我们好好地读,细细地看,静静地想。    (生自读诗歌,探究发现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