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司马光.doc

22、司马光.doc

ID:38645655

大小:1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17

22、司马光.doc_第1页
22、司马光.doc_第2页
22、司马光.doc_第3页
22、司马光.doc_第4页
22、司马光.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2、司马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司马光一、教材简说俄国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有这样一句名言:“会思考的人思想急速转弯,不会思考的人则晕头转向。”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碰上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遇到突发事件,害怕、紧张、焦急、慌乱,这些都可以理解。然而,机智、灵活地分析、解决所出现的难题,则令人称赞。本课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本文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朗读课文,我们能体会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二、学习目标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

2、别、到”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3.能从课文插图中学习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三、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1.生字的呈现。指导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给生字正音。学会在课文中画出与生字有关的词语,认读、识记。将生字词集中,写在小黑板或投影片上,给生字着色,通过色彩强化,整体感知生字。2.生字的识记。学生自主识字,并介绍自己是怎样识记生字的。识字方法举例:(1)换偏旁识字:块、救、劲。(2)猜字谜识字: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司)一个三框面朝东,一块石头背后撑,一条毛巾藏肚中。(砸)(3

3、)组词识字:假—真假、假装;使—使劲、天使、大使馆、使用。3.识字的巩固。用问答对唱或说反义词的方法巩固识字。4.写字指导。本课要求写的六个字,都有规律可循。“别、到”二字应写得左宽右窄,立刀旁的竖钩要写正直。“吓、叫”二字都有口字旁,可以一起指导:(1)两个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2)“口”字应该写得小而高。“那、都”二字均有双耳旁,可结合第18课的“阳”字进行指导。现在,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带双耳旁的字,如“啊、那、阳、都、邮”,建议将这些字集中起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写字方法:左双耳,“耳朵”要写得高、小,竖为“垂露”;右双耳,“耳朵”要写得低、

4、大,竖为“悬针”。(二)朗读感悟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试着补充课题。2.切入重点句进行对比读书,抓住小朋友和司马光不同表现的词语在朗读中感悟。(1)读到“有个小朋友……掉进了大水缸”,让学生体会假如自己在场会是什么心情。指导读出紧张的语气,“一不小心”语速略快。(2)别的小朋友见到这情景都怎样了?指导读出慌张、急切的心情。(3)司马光是怎样表现的?他在做什么?结合课件展示或课文插图,在课文里画出司马光的表现及救小伙伴的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想一想,司马光当时是怎么想的?分小组议一议。怎样读好这句话?把自己扮作司马光,表现出镇定思考的神态读一读,

5、做“举起”、“使劲砸”的动作读一读。3.用讲故事的口吻自由朗读全文。必要时,老师可再范读。(三)实践活动1.开展积累词汇活动。2.创新故事会。引导学生收集关于司马光的资料(老师可利用课件介绍,或引导学生事先问家里人、读课外书,或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上网查阅等),然后交流有关司马光的故事。四、教学设计举例片段一巩固识字(1)问答对唱。把学生分成两个小队,分别站在两边,老师进行指挥。先由老师唱:“什么字,竖心旁,谁猜对了谁就走。”唱完,每排的第一名同学就接着唱,对答老师:“慌字是个竖心旁,我猜对了我就走。”唱到“我就走”三个字时,这两名同学回座位。老师给答对的同学记分、积

6、分。(歌词内容由老师在此基础上创编)(2)说反义词。学生准备好生字卡片,老师说“真”,学生边说“假”边举卡片。片段二积累词汇(1)找找课文中表示数量的词有哪些。(几个小朋友、一口大水缸、一块石头)谁会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引导填空:一()假山、一()花园、一()水。再让学生自由说说。(如,一台电脑、一杯牛奶、一家超市、一把扫帚)(2)读读说说,看谁说得多。司──司机、公司、司仪……再给“慌、假、别、吓、块”多组几个词。建议开展“攀登词语智慧山”小组竞赛。将课文中的生字制成趣味卡片,设计黑板竞赛角。提出要求:分四组,先小组讨论、交流、积累,再大组比赛。每组指定两到三个生

7、字,组内接龙组词,一组一组进行,在指定时间内,哪组同学组词最多,哪组获胜。五、资料袋司马光司马光(1019-1086),姓司马(复姓),名光,字君实,夏县涑水乡人。北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小时酷爱学习,遇事善于动脑。由他主持修纂的《资治通鉴》,以编年体记载了我国自西周至五代一千八百年的历史,其鸿篇巨制,大逾前代,且史料考证翔实,文辞通畅,千余年来,为历代史家所称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