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框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一框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ID:38646006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7

第一框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_第1页
第一框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_第2页
第一框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_第3页
第一框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_第4页
第一框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框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年级思想品德(下)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相关内容:《中华人发共和国宪法》(节选)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关于人权人权的概念涉及人权的主体、客体、形态、本源四个基本范畴。人权的主

2、体指的是人权的享有者,具有普遍性。人权的主体可以是所有的人或者人类,还包含部分个人的集合体、国家意义上的民族。人权的客体指的是人所享有的权利、尊严和自由。一是公民权和政治权利,包括生命权、生存权、财产权、安全权等;二是经济权、社会权和文化权,包括劳动权、休息权、知识产权等;三是自决权、发展权、和平权、环境权、自然资源权、民族权利等。人权客体的范围大小,标志着一个国家保障人权的水平。人权的形态指的是人权的存在方式和形态,或人权的表现形式。理论界通常将其概括为三种存在形态,即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和实有权利。应有权利是基于人的本性所

3、应当享有的权利,它是人与其他动物的重要区别。法定权利是应有权利的法律化。实有权利是人权主体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实际拥有的权利。误区人权的本源回答是人权是从哪里来的,或者说人权产生的根源是什么。人权是历史的产物,是自然与社会两种属性的统一。1、在任何社会,人民都可以当家作主?这种说法是错误的。(1)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无论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都是剥削阶级,广大劳动人民始终处于被统治地位。(2)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广大人民才能翻身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人民

4、民主专政的政权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2、有人认为,只有年满18周岁的人才是公民?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我国,年满18周岁的人在法律上称之为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对所做出的行为负完全责任。3、有人认为,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的犯人依然可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八年级思想品德(下)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其混

5、淆了人民和公民的区别。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已经不属于或在一定时间内不属于人民的范畴,只能称其为中国公民。公民的范畴比人民广泛,公民中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当然没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训练题一、选择题: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基础是()A工农联盟B工人阶级C全体人民D全体公民2、朱德同志有诗云:“锦绣山河收拾好,万民尽做主人翁。”这里的“民”是指()A公民B人民C农民D国民3、下列不属于我国人民的是()A未成年人B犯罪分子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D残疾人

6、4、雷锋曾说;“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这里的“我们”是指()①工人和农民②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③知识分子④拥护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5、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各方面的保障才能充分实现,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是()A立法保障B司法保障C法律保障D家庭、学校、社会保障6、在巴基斯坦人质事件中,中国政府要求巴方政府要保证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这里的“中国公民”是指()A在中国拥有财产的人B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人C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D人小在中国长大的人

7、7、下列不属于我国公民的是()A正上小学一年级的小王B留学北大的韩国女学生C退休在家的工人老张D被剥夺政治权利在监狱服役的李某8、公民和人民的区别是()A人民享有政治权利,公民不享受有政治权利B人民是政治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C人民享有的权利多,公民享有的权利少D人民参与国家管理,公民不参与国家管理9、法律本该是国家机关执法行政的依据,可是,有个别执法机关却与法律“赌上了气”:据新华社报道,2009年,云南省某自治州交警支队对百姓的“民告官”之举采取不理睬的态度——不应诉、不举证、不出庭、不答辩。最终,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老

8、百姓胜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国家治理离不开法律②老百姓依法维权的意识在增强③国家机关不得拒绝做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事④公民的权利受到法律保护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0、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A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B国家加大对腐败的惩处力度八年级思想品德(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