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ID:38654784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7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_第1页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_第2页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_第3页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_第4页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执教者陈文红学校广坝农场中心校科目语文年级二年级时间2016.10.8授课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梅兰芳学艺》观察点教学过程客观描述教学实施优缺分析教学行为调整建议一、课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创设)1、播放梅兰芳的旦角扮像照片,让学生猜图片中的人物是男性还是女性;2、引出对梅兰芳的介绍;3、进一步导出本文的主人公——“梅兰芳”。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利用多媒体播放“梅兰芳”扮像照片导入,因色彩鲜明,又有设问“猜男女”,课堂气氛一下子活了,学生会觉得很有意思,学习就有了兴趣,同时也为下面的

2、细读课文作好了铺垫。适当运用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可,不宜过多。在教学中,可以用多种方法来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内容可以是学生提出,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优点是多媒体的恰当运用,提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希望找出问题的答案;缺点是照片过多导致“导入环节”时间过长。二、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深化(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过程)1、你想知道“梅兰芳”是男女吗?请小朋友们打开书本,自由读一读,从课文中找答案。2、交流:是男还是女?(根据学生的回答学习课文相应小节)。3、向学生演示“紧盯”、“注视”两个词的意思;4、运用京剧扮像的图片向学生展

3、示“喜、怒、哀、惊”的表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入情入境,随着角色的变化而变化利用多媒体可以产生直观效应。优点是抓住重点字、词,在讲授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生字、词的意思;缺点是留给学生自己体会字词意义的时间不够。应让学生先多读多体会关键词、句的意思,再进行启发,而不是直接向学生演示。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在培养过程中引导有目的地读,与人合作地读,会提高读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应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观察能力。三、知识概念掌握后的应用与展示(学生表达、展示的问题选择和活动组织)1、师傅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

4、是因为什么?(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2、在学生理解“紧盯”、“注视”两个词的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上台表演;3、让学生用面部表情表演“喜、怒、哀、惊”,体会文中“优点1: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探究性。积极参与学习,认真思考,训练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主动地解决问题。2:学生练习的说话时间安排不充分,课堂教学应该机智些,“导入”的时间调整一些用到这里就较为合理。眼睛会说话了”的意思并表现出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较好的联系课文内容,适时穿插关联词的应用;并让学生通过表演,把握对关键词的理解。缺点是学生在运用关联词说

5、话的时候,安排的时间不充分,应多抽查几个。学生练习的说话时间安排不充分。四、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与调整(学生学习反馈的引导确定和教学调整)1、提出“我觉得梅兰芳是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2、通过讨论梅兰芳成功的经历,得出成功的秘诀是“勤学苦练”、“天才出于勤奋”等。3、学生读一读,分析字形。4优点1:通过回答问题,从主人公的事迹中进行总结,并揭示课文的主题;2、教师巡视指点,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写字姿势,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对课文的主题还应该再引伸一步,说说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该怎样去向主人公学习、该怎样去做。在写字

6、环节中观察与分析字形是写好字的基础,在这方面还要逐步地加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5、指导写字。不足的是引伸不够(通过主人公的事迹,揭示了课文的主题,但未能得出成功的秘诀对于我们当下应该怎样去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