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若梦浮生里的浅斟低唱——《浮生六记》研究

9若梦浮生里的浅斟低唱——《浮生六记》研究

ID:38666178

大小:1.57 MB

页数:49页

时间:2019-06-17

9若梦浮生里的浅斟低唱——《浮生六记》研究_第1页
9若梦浮生里的浅斟低唱——《浮生六记》研究_第2页
9若梦浮生里的浅斟低唱——《浮生六记》研究_第3页
9若梦浮生里的浅斟低唱——《浮生六记》研究_第4页
9若梦浮生里的浅斟低唱——《浮生六记》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9若梦浮生里的浅斟低唱——《浮生六记》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Y95‘231.後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若梦浮生里的浅斟低唱——《浮生六记》研究院专姓系:中文系业:中国古代文学名:孙娟丽学校代码:10246学号:032011036指导教师:吴兆路教授完成日期:2006年4月30日●中文摘要《浮生六记》是清人沈复所著的一部个人回忆录。该书继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之后,开创了家庭文学小品之光辉典例。“五四”时期更是受到众多名家推崇。此书,不论思想内容上还是从艺术特色上来说,都颇具特点和新意,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论文试从该书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思想内涵、人物形象、艺术魅力等不同角

2、度对该书进行探讨和研究,希望能够尽可能全面地对《浮生六记》作一考察。本论文大致分四章。第一章通过梳理乾嘉时期江南地区地社会生活、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思潮,研究分析作者沈复的生活环境,并说明《浮生六记》创作时可能受到的社会文化影响。第二章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浮生六记》的思想内涵进行剖析,力图深入挖掘书中蕴涵的个人主义思想、民主主义思想以及女性主义思想。第三章对主要人物进行细致梳理,通过对作者及其亡妻陈芸在性格、爱好、价值观等方面的分析,进一步阐发《浮生六记》一书的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第四章从写作手法以及语言

3、艺术方面对《浮生六记》在艺术创作上的创新和得失进行探究,努力较全面、准确地把握《浮生六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关键词:浮生六记背景思想内涵人物艺术魅力中图分类号:1207.62●AbstractSixChaptersofaFloatingLifeisanindividualmemoirofSHENFuwho1ivedinQINGDynasty.Fromitssubject—matterandstyle,thiSmemoirhasmanycharacteristicsandexpressessomething

4、new.Thereforeitisworthmakingafurtherresearch.ThiSthesis,fromdifferentperspectives,triestomakeafurtherandmorethoroughresearchintothiSbook.Thisthesisconsistsoffourchapters.Asurveyofthesocialbackground,trendsofsocialthoughtandartduringQIANLongandJIAQingperiod

5、wasmadeinthefirstchapter.Withthemethodoftextanalysisused,thesecondchapteranalysesthethemeofthebook,tryingtoexcavateindividualism,thoughtofdemocracyandfeminisminthebook.Inthethirdchapter,detailedtextreadingandanalysisofthemaincharactersinthememoirwasdone.In

6、thefourthchapter,fromitsartisticprospectslikecreativeintention,structure,languageetc,discussestheartisticappealandliterarycreationofthebook.Keywords:SixChaptersofaFloatingLifebackgroundthemecharactersartisticappeal2●若梦浮生里的浅斟低唱《浮生六记》研究引言一、研究的意义和目的清人沈复,字三白,生

7、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卒年不详;46岁时有感于“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负彼苍之厚”,【1】乃作《浮生六记》。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左右,为杨引传于苏州冷摊所得,其时“六记”已缺其二,他撰序一篇,又请其妇兄王韬撰跋一篇,另将沈复好友管怡蘼的六绝句和潘钟瑞在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题词,刊于书前,辑入《独悟庵丛钞》作为《申报馆丛书续集》的一种,于光绪四年(1878年)排印付梓。《浮生六记》刊行以后,受到一定关注,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黄摩西主编的东吴大学《雁来红丛报》

8、予以转载,一九一五年王文濡辑《说库》,也将《浮生六记》收入,直至1924年北京霜枫社出版了俞平伯先生之校点整理本,《浮生六记》的光彩才第一次豁亮地展现在世人眼前,此后便广为流传。对此书的研究,从论文、论著发表和出版的数量来看,业绩都尚难称辉煌,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浮生六记》一书追忆了作者和亡妻陈芸一生的家庭生活,文笔朴素,情感真挚,撰情入语,感人至深;它承袭李清照《金石录后序》的写作传统又能对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