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习得的理论

语言习得的理论

ID:38689870

大小:2.93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6-17

语言习得的理论_第1页
语言习得的理论_第2页
语言习得的理论_第3页
语言习得的理论_第4页
语言习得的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言习得的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言习得的理论Contents主要理论:①语言习得的强化理论(又叫刺激—反应论)(后天论)②语言LAD理论(先天论),“LAD-语言获得装置”关于行为主义12对该理论的评价3(一)语言习得的强化理论从行为主义的观点中概括提炼出语言习得的强化理论1、复习内容:(行为主义)创始人是华生。代表人物是斯金纳。这是一种行为主义的理论。其理论内容:华生的主要观点:①心理学必须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个体的行为,而不是意识。②研究动物行为的结果,可以用来解释人的行为。③人类一切行为的构成要素都只是反应,或多种反应的组合

2、。多数是在环境中由刺激—反应的联结形成的。斯金纳观点:人类语言行为只是刺激和反应。看见、听见和感觉到的东西是刺激,说出的话是反应。刺激—反应的哲学基础是洛克的白板说,强调后天经验的重要性。认为语言也是一种行为,学会某种语言就是在后天环境中养成某种习惯,儿童的语言能力来自一系列的刺激(成人语言)他们通过模仿做出反应,如果反应正确就会得到强化,一定的刺激和相应的反应多次重复就成为习惯从而学会语言。2、从行为主义的观点中概括提炼出语言习得的强化理论:提出者:斯金纳(Skinner,1957)——操作性条

3、件反射基本观点:(1)斯金纳认为,婴儿刚出生时如一张白纸,心灵及智慧均一片空白,所有知识和心理能力都要从后天学习中获得,语言习得就是一个强化和模仿的过程。儿童学习语言一方面是儿童自主或无意发音受到父母或家人的强化。另一方面是模仿成人的发音及对词汇和语法应用。儿童学说话实际上是对环境或成人的话语做出合适的反应,如果反应是正确的,成人就会给予物质或口头上的鼓励。通过多次重复和强化,儿童就能辨别哪些是正确的单词、词组及语法。儿童就是在这样长期的训练中习得语言的。(2)斯金纳还认为儿童学习说话必须学会适合

4、每种语言反应的情境,使语言行为受到环境的控制。本人乃斯金纳!3.对于理论的评价(1)积极意义:刺激—反应论确实有很多合理的成分。可以解释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某些现象。①假定儿童处于多语的环境中,儿童最先学会的就是他接触最多的那种语言。②儿童常因观察、模仿成人和同伴的话语而获得快乐。模仿确实是儿童习得语言的重要手段。③词语与反复出现的语境之间的联系确实能使儿童理解语义。儿童最初习得的词语很可能就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建立的。④在语言教育中,巧妙地使用示范、练习与评价(强化)等方法,对儿童达到语

5、言目标有积极的意义。⑤家庭和幼儿园语言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的语言水平(缺乏语言交际环境的儿童,语言发展的进程要比正常儿童推迟一年多)。理论的不足①言语行为十分复杂,既有可观察可测量的外部因素,也有很多难于观察、测量的心理因素,不同于一般的动物行为,不能只用“刺激—反应”来解释。理论根据不充分,他们只承认言语行为,不承认有复杂的符号系统的存在,把言语混同于语言。他们看不到语言有复杂的内部结构体系,言语行为受规则支配,而是把言语行为简单地等同于其他行为,甚至认为与动物的行为毫无差别,将动物在实验室中

6、的刺激—强化—反应的实验结果简单地推广到儿童的语言学习,强调刺激与反应的直接情境中的固定的、机械的联系,否定了人的语言潜能和言语行为的特殊性,否定大脑加工外部信息的能动性,把主体当作被动消极的语言训练对象,这不符合儿童习得语言的基本事实,因而不能解释实际存在的许多问题。②语言中的句子是近乎无穷的,儿童不可能也没必要通过模仿强化去学会每个句子,然后再使用。不能解释儿童言语行为中的创造性,只有掌握话语的规则体系才能创造性的运用。人们能说出无限多的包括从未听过和说过的句子的能力。儿童刚开始说话时就基本具

7、备了这种能力。他们会创造出新的词组、句型和符合特定情境的恰当的表达方式。③不能解释语言学习关键期的存在以及过了关键期后,学习和强化效果急剧下降的事实。④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得到的强化是有限的,并往往是在意义方面得到强化,那么儿童是如何习得语法规则的?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他的反应不一定都能得到强化,而且成人所关注并给予强化的往往是句子的内容(意义),而不是它的形式。提出者介绍1主要观点2对理论的评价3(二)语言LAD理论(先天论“LAD-语言获得装置”提出者: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Chomsky

8、(1)儿童掌握母语异常迅速,极其完善;(2)尽管语言环境不同,但儿童掌握语音尤其是句法结构的次序是相同的,时间也是一致的;(3)尽管各种句子的形式不一样,但它们都有着共同的普通语言基本形式(语法结构);(4)儿童生来就具有发现或分析语言程序从而获得语言的能力;(5)语言具有创造性。基本观点①人类先天就具有学习语言的内部结构,叫做普遍语法,也就是语言获得装置(LAD)。它在后天语言经验的作用下,转化成为使用某一具体语言的能力和关于这一具体语言的知识(即该语言的具体语法)。儿童在出生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