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大纲(2015)

宏观经济学大纲(2015)

ID:38713450

大小:4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8

宏观经济学大纲(2015)_第1页
宏观经济学大纲(2015)_第2页
宏观经济学大纲(2015)_第3页
宏观经济学大纲(2015)_第4页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大纲(201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宏观经济学3》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A19020240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3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课学期:3总学时:48学时总学分:3学分预修课程: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课程简介:宏观经济学关于一国国民经济总量问题比如:经济增长、就业、价格水平、国际收支平衡等的学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宏观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分析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问题,特别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及其效果。推荐教材: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

2、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参考书目:刘涤源、谭崇台主编:《当代西方经济学说》(上册),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宋承先著:《现代西方经济学》(下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萨级尔森、诺德豪斯著:《经济学》(下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斯蒂格利茨著:《经济学》(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多恩布什、费希尔著:《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经济研究》、《管理世界》、《改革》、〈财贸经济》、《金融研究》、《经济学消息报》、《中国经济时报》等报刊杂志。二、课程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3、熟练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宏观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分析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问题,特别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及其效果。三、理论教学内容与目标绪论(2学时)本绪论主要介绍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二、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4学时)本章主要阐明西方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为以后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分析提供一个必要的前提。第一节国民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三、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

4、环模型四、国民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国民收入核算第二节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核算一、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二、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4三、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第三节国民经济核算中总支出与总收入的等关系一、简单的两部门经济中总支出与总收入的恒等关系二、引入政府和对外贸易后的总支出与总收入的恒等关系第四节西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缺陷及其与物质产品平衡体系的主要差异一、西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缺陷二、我国传统的物质产品平衡体系的主要内容三、两种核算体系的主要差异第二章国民收入决定:收入——支出模型(6学时)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从本章

5、至第五章都是关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分析。本章所分析的是国民收入决定的简单模型。第一节国民收入均衡公式第二节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一、消费和储蓄的决定二、国民收入的决定三、乘数原理第三节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一、政府购买与国民收入决定二、政府税收与国民收入决定三、政府购买与政府税收的综合效用:平衡预算乘数第三章国民收入决定:lS-LM模型(8学时)本章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重点分析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情况下国民收入的均衡及其变动。第一节投资与利率的决定一、投资的决定二、利率的决定与变动第二节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

6、般均衡一、商品市场均衡和IS曲线二、货币市场均衡和LM曲线三、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第三节一般均衡收入的变动一、投资变动对一般均衡收入的影响二、货币供给量变动对一般均衡收入的影响三、投资和货币供给量同时变动的影响第四章宏观经济政策(8学时)本章主要根据收入——支出模型和IS——LM模型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及作用效果。第一节财政政策一、财政政策的运用及其内在稳定器作用二、财政赤字与公债三、李嘉图等价定理及其由此引起的经济学争论四、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财政政策的基本取向第二节货币政策一、货币政策机制4二、货币政策工具三、货币政策的局限

7、性四、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第三节宏观经济政策效应一、IS曲线的弹性和财政货币政策的效应二:LM曲线的弹性和财政货币政策的效应三、凯恩斯主义极端和古典主义极端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合理搭配]第五章国民收入决定:AS——AD模型(6学时)本章把价格水平引进国民收入决定的分析之中,并把总需求和总供给联系起来,最终建立起国民收入决定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第一节总需求曲线一、总需求和总需求曲线的含义二、总需求曲线的推导第二节总供给函数一、生产函数二、劳动市场三、实际工资与价格水平、货币工资四、总供给曲线第三节就业水平和价格水平的决定一、充

8、分就业均衡二、低于充分就业均衡第六章失业与通货膨胀(4学时)失业和通货膨胀是现代经济社会中最常见的两个问题,降低失业率、抑制通货膨胀是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