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贸易理论》课件

《古典贸易理论》课件

ID:38718291

大小:2.10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9-06-18

《古典贸易理论》课件_第1页
《古典贸易理论》课件_第2页
《古典贸易理论》课件_第3页
《古典贸易理论》课件_第4页
《古典贸易理论》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典贸易理论》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斯密李嘉图第三章新古典贸易理论第一节相互需求理论--约翰·穆勒约翰·穆勒是李嘉图的学生,是19世纪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他提出了相互需求理论,对比较利益论作了重要的说明和补充;用两国商品交换比例的上下限解释了互惠贸易的范围;用贸易条件说明贸易利益的分配;用相互需求程度解释贸易条件的变动。1.互惠贸易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两国商品的交换形成一个国际交换比例(即贸易条件),这一比例只有介于两国的国内交换比例之间,才对贸易双方均有利。相互需求理论--约翰·穆勒Y(下限)分工前,美国国内:1W=2/3C;英国国内:1W=2C;1:2/3PUS1:1美国不1

2、:4/3两国间小麦和布的交换比例参加贸1:5/3必须介于1:2/3与1:2之间。易的区域1:2PUK互利贸易区(上限)1●●●●●●英国不参加贸易的区域●●X02/32互惠贸易的范围相互需求理论--约翰·穆勒2、贸易利得的分配•贸易生产单位的大小取决于两国国内交换比例之间的范围的大小,即互惠贸易范围的大小。而贸易利益的分配中的多少,则决定于具体的国际交换比例。•国际交换比例越接近于本国国内的交换比例,对本国越不利,分得的贸易利益越少(因为交换的量接近于本国分工和交换前自己单独生产时的产品量);越接近于对方国家国内交换比例,对本国越有利,分得的贸易利益越多(因为交

3、换能获得更多的产品,超过分工和交换前单独生产时的产品量)。相互需求理论--约翰·穆勒3、相互需求法则在两国互惠贸易的范围内,贸易条件或两国间商品交换比例是由两国相互需求对方产品的强度决定的,它与两国相互需求对方产品总量之比相等,这样才能使两国贸易达到均衡。法则:一国对另一国出口商品的需求越强,而另一国对该国出口商品的需求越弱,则贸易条件对该国越不利,该国的贸易利益就越小;反之,则贸易条件对该国越有利。第一节相互需求理论--马歇尔马歇尔是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他用均衡价格论来解释描绘条件的提供曲线,对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作了进一步的说明。提供曲线(OfferCu

4、rve),也称相互需求曲线(ReciprocalDemandCurve),它表示一国想交换的进口商品与所愿意出口的本国商品数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不同的相对价格水平下所愿意出口和进口的商品数量。提供曲线是由生产可能性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簇以及可发生贸易的各种不同相对价格推导出来的。国I提供曲线的导出tropmIⅢYOfferCurveYofNation1ⅡE●H●PB=160●E●A60●●GF40●PF=1/2CBPF=1/220●HPB=1●GC●PA=1/X40507095130X020406055Export国I提供曲线的分析•各国的提供曲

5、线凸向代表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坐标轴。表示相对价格对本国越来越有利。国I:凸向X轴向上弯曲,通过曲线上每一点的射线越来越陡,即斜率越来越大,意味着随着贸易量的增加,国I交换同样数量的对方产品(Y)所用的本国产品的数量(X)越来越少,或用同样数量的本国产品能交换更多的对方产品。•国I的提供曲线位于其均衡价格PA之上.国II提供曲线的导出tropxOfferCurveY140EYofNation2●PA′=1120B′PF′=2PB′=1Ⅲ′C′E′85●60●●F′Ⅱ′E′G′60C′●40●●H′45G′●●H′PB′=1●40A′20PF′=2X04065801

6、00X0204060Import国II提供曲线的分析•国II:凸向Y轴向上弯曲,通过曲线上每一点的射线越来越平缓,即斜率越来越小,意味着随着贸易量的增加,国II交换同样数量的对方产品(X)所用的本国产品的数量(Y)越来越少,商品交换价格对本国越来越有利。•国II的提供曲线位于国内均衡价格PA′之下。贸易商品价格的决定与贸易均衡•国II的提供曲线位于国内均衡国IPE价格PA′之下,国I的曲线位于YPA′PA之上,如果将两条曲线置于●国II一个坐标轴内,则两国的提供E曲线位于两国的国内相对商品价格(即均衡价格)之间。这就是互惠贸易的范围。•在一个坐标轴内,只要两条曲

7、线在原点有不同的斜率,即两国国内的均衡价格不同,它们总会在某处相交,因为两国国PA内均衡价格存在差异,为贸易提供了基础。0X贸易商品价格的决定与贸易均衡在PF价格水平上,国I经Y国IPE济在F点,国II经济在MPA′P点:F国II●●•出现了国II对商品X的过EM度需求;•出现了国II对Y商品的过●度供给。F•贸易的失衡使X商品价格上升,Y商品价格下降(即X相对价格上升),PA从而使价格线变得陡峭,缩小F与M的距离。这一过程将持续到相对价格与0X贸易均衡价格重合为止。•E点是均衡点,PE为均衡相对价格。第二节要素禀赋理论n要素禀赋理论创立者: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

8、(1879-1952)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