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考试焦虑案例的咨询报告

一例考试焦虑案例的咨询报告

ID:38732194

大小:4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18

一例考试焦虑案例的咨询报告_第1页
一例考试焦虑案例的咨询报告_第2页
一例考试焦虑案例的咨询报告_第3页
一例考试焦虑案例的咨询报告_第4页
一例考试焦虑案例的咨询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例考试焦虑案例的咨询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心理咨询师文章(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文章类型:案例报告文章题目:一例考试焦虑咨询的案例报告一例考试焦虑咨询的案例报告摘要:本文是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报告。求助者李某,15岁,九年级学生。进入九年级下学期后,考试前紧张,考试时心慌、出汗、口干、口苦,思维混乱,影响考试正常发挥。成绩下降,情绪低落,学习效率受到影响。咨询师经过与求助者协商后,采取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经过6次咨询,求助者情绪好转,能正常学习,取得较好的效果。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考试紧张认知行为疗法一、一般资料李某,男,15岁,XX县某中学九年

2、级学生,身高1.75米,身体健康,智力正常,既往无重大疾病史。父亲在本地打零工,母亲在家务农,编花篮,照顾女儿。家庭和睦,无家族精神病史,历年体检均正常。李某性格内向、要强。有一个姐姐,19岁,早产,脑瘫,生活不能自理,花了很多钱做康复,家庭经济条件差。父母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李某小学时成绩优秀,进入初中后,一直保持年级前十名。李某的理想是考上重点高中,考入名牌大学,找好工作,挣大钱,让父母、姐姐过上富裕的生活。为此李某很努力,升入九年级前的暑假几乎没有出门,天天在家学习。开学后的一次摸底考试,李某成绩落后了十几个名次,此后,李某

3、每次考试前便心慌,成绩下降幅度更大。现在听到要考试就紧张,一紧张就考不好,越考不好,就越害怕考试。成绩下降使他很苦恼,情绪低落,学习效率降低,有时连正常作业都不能完成。班主任介绍李某前来做心理咨询,求助者希望能早日消除这些现象,能正常学习,提高学习成绩。求助者15岁,未做心理测验。二、主诉和个人陈述1.主诉进入九年级后,每逢考试前,都会紧张、失眠。考试时心慌、思维混乱,影响考试正常发挥,担心中考时也会这样。2.个人陈述以前我只要我努力了,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现在,我发现我好像越来越笨了,无论我怎么努力,成绩都不会再好了。每逢考试的前

4、几天,我就不能像平常一样专心学习,总是害怕考试,晚上睡不着。到了考试当天我就感到心慌,口干、口苦,咽不下饭去。考试时,做完前面的试题,老放不下,觉得可能会出错,心慌,出汗,手发抖,影响正常答题。原本很有把我的知识,答题时仍犹豫不决,觉得似是而非。最近一周,心情很糟,吃不进饭去,失眠,害怕考试。上课或写作业时也会走神。学习效率下降,担心考不上重点高中,在班主任的建议下来做心理咨询。三、李某的母亲的反映及咨询师的观察1.来访者李某母亲的反映孩子从小就特别懂事,要强,成绩好。家庭条件不好,给了孩子太大的压力。最近一个月来,孩子在考试前常说

5、自己吃不下饭去,回家后心事重重,也不愿意跟家人交流。情绪低落,问他话时,显得很烦,但照顾姐姐还是很细心体贴。2.咨询师的观察李某着装整洁,神情稍有紧张,说话时停的搓手,愁眉不展,语言表达较清晰,声音较低,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求助意愿。四、评估与诊断(一)心理状态评估来访者王某提出目前的主要问题:紧张、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1.求助者有睡眠不好的症状,去医院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根据鉴别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该求助者产生的情绪困扰有明显的原因,情绪的性质和强度与现实处境相符合,有良好的自知力,也有求治的愿望;心理活动协调一致;人

6、格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心理状态正常;没有精神病性的症状,可排除精神障碍。2.该求助者内心的冲突与现实处境相符,属于常形冲突,可排除神经症性心理问题。3.该求助者的紧张焦虑情绪仅局限于考试问题上,没有泛化,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4.该求助者的主导症状是紧张焦虑情绪,情绪反映在正常范围内,持续一个月,没有严重影响社会功能。(二)诊断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三)诊断依据诊断依据:1.来访者出现的焦虑、紧张等是由现实因素激发的,成绩下降,担心考不上重点高中。2.焦虑、紧张情绪持续时间短,只有一个月。3.能正常生活、学习受到一定影响但不严重。

7、4.焦虑、紧张情绪主要局限在学习过程中,情绪反应尚未泛化(四)鉴别诊断: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该求助着虽然存在焦虑情绪,但有具体的内容,不是无名焦虑,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与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该求助者虽然心情不好,但没有出现全天大部分时间的情绪低落和兴趣减少,可以排除抑郁性神经症。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来访者问题的持续时间短,只有1个月,社会功能未受到严重影响,不良情绪体验在控制范围内,没有泛化,故排除严重心理问题。(五)原因分析1、生物学因素:男性、15岁,青春期。2、社会因素:升入九年级,面对中考,大考小考不断,带来紧张的氛围

8、,自觉肩负改变家庭命运的重担,引起来访者较强的心理压力。3、心理方面因素个性因素:个性特征,性格内向,要强,与同学缺少交往。认知因素:对考试认知的偏差;把分数看得过重;存在考不上重点高中就考不上名牌大学,就对不起父母的错误观念。行为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