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活为“根”,构建生活课堂(2015.4)

以生活为“根”,构建生活课堂(2015.4)

ID:38735074

大小:6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8

以生活为“根”,构建生活课堂(2015.4)_第1页
以生活为“根”,构建生活课堂(2015.4)_第2页
以生活为“根”,构建生活课堂(2015.4)_第3页
以生活为“根”,构建生活课堂(2015.4)_第4页
以生活为“根”,构建生活课堂(2015.4)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生活为“根”,构建生活课堂(2015.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以生活为“根”,构建生活课堂——关于“数学教学生活化”课堂模式的思考邮编:414405汨罗市川山坪中心学校数学教研组吴建文李赛花职称:小学高级教师联系电话:13974051580[内容摘要]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数学要注意生活化,教师怎样在教学中将生活与数学有机地结合,达到数学教学生活化,使其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通过近几年新课改下的探索,我们实施了“数学教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们多方面融入生活化数学的教学理念,从情景设计注意生活化、手段采用关注生活化、、教法选择渗透生活化、作业编拟体现生活化几点对其进行思考和探索,全方位体现了生活化数学、“大众化”数学。

2、[关键词]关注渗透体现生活化数学教学,教师应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关键在贴近学生生活,这是“根”。数学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活水。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的智慧在这里放飞,个性得到充分张扬,  那么怎样的数学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才能让他们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呢?  几点思考: 一、活用教材

3、,创设情景注意生活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首先是学习需求和学习情感的主人,然后才是掌握知识的主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  新课程提倡生活情景化,特别在新课程实验教材中,很多的单元章节中都有情景主题图。教学情景图的作用体现在数学知识生活化,创设了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感觉到在课堂上学习就像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数学问题一样。不知不觉中由内在兴奋转化为外在兴奋,将参与欲望外化为参与教学活动的行为。  但是,教材所提供的有些情景图本身

4、带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地理区域、认知限制以及学校具体教育资源的差异使得情景图内容并不一定适用于每地、每校、每班。此时,就需要教师根据本地、本校、本班实际情况和学生认知水平对教材所提供的情景图作适当的调整,活用教材,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乘法教学中可以算一算班级课桌、学校会议室、多媒体教室的座位等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再如,相遇问题应用题教学,教师采用学生登台表演,情景再现的方法,把抽象的相关的各种数学术语让学生迅速地理解,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高效率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快乐的、有积极意义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新知。 二、根据实际,手段采用关注生活化 现代化的

5、教学手段内容充实形象,有“声”有“色”,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了一个更大的时空范围,使原有的模式化教材变为“开放的”、“参与式的”、“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活教材。然而每一次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后都未能完全摈弃原先沿用的传统的教学手段,可见教学手段的作用各有千秋,教师应合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使之从生活化入手,开阔知识面,增加信息量,提高学习效率。变教学手段使用观念为“需用方用”,而不是“为用而用”。  现代教育形势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学习也由存储型向探究型变革,由僵硬式转为开放式。教学手段日益丰富的同时,手段的采用也要因地制宜,因为即使是同样的教学手段用在不同的班级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所

6、以新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不但要紧扣课程标准,而且更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认知水平和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来组织教学活动。  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起始课时有位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物体的表面是有大小的。(教师举起粉笔盒)它的表面在哪里?你能指一指吗?师生共同指出粉笔盒的6个面。书本封面呢?你感觉到它们有大小吗?请你摸一摸课桌上物体的表面,(四人小组准备橘子,树叶,文具盒等)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比较说一说哪个物体的表面大,哪个物体的表面小。  (学生汇报)  同学们,你们看到桌上的橘子吗?怎样比较橘子表面的大小呢?我们来开展“剥橘子”比赛,看谁的手最巧,剥得最快。  (选择剥得最快的两位同学,展示

7、实物)  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个橘子的表面,哪个大,哪个小?(学生回答)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各种物体的表面,知道它们的面是有大有小的。  板书:物体表面 大小  本堂课是“面积”教学的起始课,学生对于面与体的概念很模糊,为了及早让学生从这种模糊中脱离出来,在教学中教师没有采用花哨的课件,而是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体会面是有大小的。在学具准备上既提供平面学具,又提供曲面学具,拓宽了学生的认知领域。让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