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考纲把握规律

遵循考纲把握规律

ID:38753428

大小:687.00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9-06-18

遵循考纲把握规律_第1页
遵循考纲把握规律_第2页
遵循考纲把握规律_第3页
遵循考纲把握规律_第4页
遵循考纲把握规律_第5页
资源描述:

《遵循考纲把握规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遵循考纲 把握规律 攻克重点目标与意图1.对高考测试目标达成水平的评估。2.对上学期期末测试以来专题重点复习成效的验收。3.为学生填报志愿提供语文科相对准确的成绩位置。4.成为学生“二摸”前冲刺阶段的加油站。5.成为“二摸”命题的校标。冲刺阶段工作建议(4月6日——5月8日)不要盲目做外区题,要在研究的基础上加以筛选,要针对自己学校三次区统练中暴露出的问题,有目的的选用外区题和自编题,搞小专项训练。要认真研究北京考试说明、样题示例、近三年京卷试题,特别是2006年的试题分析(北京考院编)。准确把握北京试卷中每一类试题的特点,结合学生“一摸”答题情况,找准缺

2、漏,扎扎实实地做好冲刺阶段的引领、提升工作。一、语音、字形题的“三误”语音:声母误读,韵母误读,声调误读字形:音同误写,形似误写,音形双误指导学生参照此框架,限定范围,对容易误读、误写的字进行再整理。二、近义词辨析选用近义词的难点在于对一组近义词之间细微差别的比较和辨析,这种比较、辨析的目的是更准确、更恰当地表情达意。考场上2分钟内进行辨析,最有效的方法是结合整段话的意思进行辨析。例如: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单纯)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高明)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丰盛)的感情。

3、(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三、病句识别[搭配不当]07-1:B(主谓搭配不当),07-2:C(定中搭配不当),07-3(动宾搭配不当)[成分残缺]07-2:D(介宾词组缺介词),07-3:C(缺动词谓语)[结构混乱]07-2:B(因内容杂糅而形成)[表意不明]07-1:A(因指代不明而形成)[不合逻辑]07-1:C(因自相矛盾而形成),07-3:B(因两面对一面而形成)没考到的:语序不当,成分赘余。建议:就六类(包括每类中可以分出的小类)病句,组织一个专题训练。覆盖面要全,采用实战化的要求——2分钟一道题,让学生在强化训练中自己发现病句识别方面存在的问题,

4、然后从提高短时思维能力的角度指导学生提高辨析语病的水平。避免让学生陷入无明确目的、要求的做题之中。四、文言断句参考译文:听到的话不可不考察;不考察,那么好和不好就不能分辨。好和不好不能分辨,祸乱就没有比这更大的了。夏、商、周三代能分辨好和不好,所以能称王天下。如今世道更加衰微,圣王之道被废弃灭绝。当世的君主尽情寻欢作乐,把钟鼓等乐器造得很大,把台榭园林修得很豪华,因而耗费了人民的钱财;随随便便让人民去送命,来发泄自己的愤怒。年老体弱的人受冻挨饿,强壮有力的人被弄得夭折瘦弱,几乎都落到走投无路的地步,又把死亡和被俘的命运加在他们身上。攻打没有罪的国家以便掠取

5、土地,杀死没有罪的人民以便夺取利益。这样做却想让宗庙平安,让国家不危险,不是很难吗?五、古诗鉴赏苏台览古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西江月”是亘古不变的,而当年富丽堂皇的吴王宫早已飞灰湮灭,变为“旧苑荒台”;宫人们的轻歌曼舞也已换成民间妇女的“菱歌清唱”。)楚城陆游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滩声”依旧响彻“楚城”,而“楚城”已不似旧时。陵变谷移,城荒猿啼,一切的一切,都不似旧时呀。诗人抚今思昔、吊古伤今的无限情意,也都蕴含在这不变的滩声之中。)以不变的客观事物、自然景物反

6、衬多变的人间万事,历史兴衰。古代诗人在咏怀古迹、抒发今昔盛衰之感时往往运用这种反衬手法。[延伸练习]早行陈与义(宋)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诗人是怎样用反衬的手法写出早行的独特情景的?晚于陈与义的张良臣有一首《晓行》,比较两首诗做出评价。晓行千山万山星斗落,一声两声钟磬清。路入小桥和梦过,豆花深处草虫鸣。六、现代文阅读17.本题重在考查发现和探究的能力。准确把握文意是起点,扣住题眼探究是重点,语言表述到位是亮点。前方第一层:以照片开头,引出下文。①第二层: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欲望。(观点之一,②③④⑤)第三层:人生实质

7、上是一场苦旅。(观点之二,⑥:承上启下的过渡,⑦⑧⑨)第四层:扣住照片,以启迪性发问收束全文。⑩19.能力要求:筛选式概括,①;转换式概括,②③。20.考查解释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家:遥远信息的整合,路:阐释性概括。21.考查把含蓄语句具体化的能力。找准区间,借助选项。2007海淀一模作文评析200743七、写作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和”是中国古代哲学术语。《国语》中有“和实生物”的说法,意思是各种不同的元素,相互协调、融合,最终都能得到发展,生生不息。古人这种认识启示我们去思考古今中外各种相关的问题,自然万物之间,人与自然之

8、间,人与人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参照以上文字,以“和”为标题,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