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学导案02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学导案02

ID:38847521

大小:5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0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学导案02_第1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学导案02_第2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学导案02_第3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学导案02_第4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学导案02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学导案0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济南的冬天》学案设计第一课时一、自学内容及自学目标1、自学内容《济南的冬天》2.知识目标①了解老舍的生平、著作,识记并理解文中重要字词。②理解和运用“响晴、温晴、设若、贮蓄、秀气、空灵、澄清、清亮”等词语。③理解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④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教学难点:景物描述方法和作者感情的抒发。三、自学提纲1、老舍及其创作整理。2、听录音,反复朗读课文以加深理解。3、生字词解决(1)注音:济南()镶()水藻()贮蓄()发髻()澄

2、清()着落()看护()(2)释义:响晴:设若:秀气:贮蓄:澄清:空灵:3、读文章,体味流畅朗读中的语气、语调传达出的文章内容与风采。依阅读提示,思考:(1)济南冬天的独具一格的风貌是什么?(2)课文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四、自学测评《同不测练考》P351-4题。五、你认为的疑点、难点是什么?互动学案6一、教师预设疑、难、拓展点及解决办法。疑点:济南冬天的独具一格的风貌是什么?解决办法: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整理归纳。难点:听录音,反复朗读课文以加深理解。解决办法:教师带读,学生反复诵读。拓展点:1、济南冬天的独具一格的风貌是什么?

3、2、课文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解决办法:(1)济南冬天的“温晴”。(2)写“温晴”是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的,采用“曲折行文”的对比方式。北平、伦敦、济南是老舍生活之舟的三个主要停靠站,因此,他拥有评判对比的资格。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根据语境是指“晴朗得刺眼”)作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画面中“寒”与“暖”、“暗”与“明”、“热”与“温”的色调烘托出济南冬令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形象。在结构上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

4、作铺垫。二、教师记录新生的问题。三、课堂小结《济南的冬天》紧紧围绕“温晴”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下次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文章的语言特色。课堂测评61.文学常识填空。《济南的冬天》的作者________,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人。我国现代著名的________。主要作品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话剧《________》《________》等。2.选出加粗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1)日光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A.声音很大    B.非常晴朗C.亮光很强    D.

5、宏大明亮(2)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A.透明清亮             B.不可捉摸C.十分灵巧             D.空旷灵巧3.“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1)作者观察的角度是[   ]A.仰视B.俯瞰C.平视(2)这一句交代的内容是[   ]A.地理位置B.地理环境C.小山的特点(3)这一句写出了[   ]A.山的美B.济南的美C.济南冬天温暖的原因 4.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美景。B.文中描绘了如下

6、几幅图画:阳光下济南全景;冬日山景;清亮的水色。C.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事物时,巧妙地运用表示色彩的词语和确切的比喻、拟人,描绘出济南冬天的景色,流露出自己的赞美之情。D.文章开头,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三组对比,反衬出北平、伦敦、热带三处令人讨厌的气候。5.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新来的王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B.一进入会场就看到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C.红杨中学的全体团员没有不参加绿化校园活动的。D.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6《济南的冬天》学案设计第二课时一、自学内容及自学目标1、自学内

7、容《济南的冬天》2、自学目标①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写境中的作用,品味并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②理解作者采用对比写法的作用。③培养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二、重点、难点学习掌握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三、自学提纲1.阅读文章,概括文章主旨。2、精彩语段研习,鉴赏景物描述方法齐声诵读第3语段,就如下内容品析研讨。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进行答题。(1)全段的中心句是:(2)全段的层次划分是:(3)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来进行烘托,这些景物是:(4)文中的动词用得好,如:(5)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如:(6)文中是怎样化静为动的呢?(7)主要运

8、用了什么修辞方法?(8)你在对全段的朗读后有什么体会?3、文中老舍先生采用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构图取景方法,请分析作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