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有理数减法教学设计

1.3.2有理数减法教学设计

ID:38877536

大小:3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0

1.3.2有理数减法教学设计_第1页
1.3.2有理数减法教学设计_第2页
1.3.2有理数减法教学设计_第3页
1.3.2有理数减法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1.3.2有理数减法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3.2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2.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3.了解加与减两种运算的对立统一关系,掌握数学学习中转化的思想.【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和应用,及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学难点:法则中减法到加法的转变过程,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学情分析】1.在小学阶段学生已学习了非负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在生活中他们也经常会进行同类量的比较,因此学生对减法的应用并不陌生,另外他们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有一定的运算能力。2.做为初一新生,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尚未培

2、养,虽然学习积极性较高,探索欲望也较强,但交流合作的意识不强,自主探索的效率也较低,自我管理能力也欠佳。【自主学习】(一)自主探究,合作归纳(10分钟)你能从温度计上看出4℃比–3℃高多少度吗?【设计意图:利用温差问题导入新课,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家乡和第二故乡的气候差异。】(1)(+10)-(+3)=_____(2)(+10)+(-3)=______即(+10)-(+3)=(+10)+(-3)减法怎样转化成已学过的加法来计算呢?归纳总结: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表达式为:a-b=(二)自学检测①3–5=②3–(

3、-5)=③(-3)–5=④(-3)–(-5)=⑤6–(-6)=⑥-7–0=⑦0–(-7)=⑧(-6)–6=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学生代表口头回答解题过程,教师多媒体演示解题过程。(三)组长检查①(-3)-(-7)=_____②(-10)-3=________③33-(-27)=④0-12=.⑤(-11)-0=⑥(-4)-16=______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解题格式是否规范,指导学生纠正。(四)交流提升1、有理数相减的运算过程中,改变的是哪些?不变的是哪些?2、小学里学习的减法,差总是小于被减数。有理数减法中,差一定小于被减数吗?

4、【设计意图:设计①是为了让学生更深一步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运用的注意事项;设计②是为了消除学生在小学学习减法时差一定比被减数小的观点,并让学生知其原因。】(五)精讲释疑例4计算:(1)(-3)-(-5)(2)7.2-(-4.8);(3)0-7(4)(六)展示释疑1.两正数的和是_______2.两负数的和是_______3.正数减负数的________4.负数减去正数的_______5.两正数的差是_________6.两负数的差是_________(七)当堂检测1.计算(1)3-(-3)=___;(2)(-11)-2=______;(3)0-(-6)=___;(4)(-

5、7)-(+8)=_____;(5)-12-(-5)=______;(6)3比5大_______;(7)-8比-2小______;(8)-4-()=10;2.甲地海拔高度300米,乙地海拔-50米,那么甲地比乙地高___米,乙地比甲地高___米.3.若m>0,n<0,则m-n04.已知有理数a、b在数轴上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试比较a-b与a+b的大小(八)师生总结①有理数减法法则及字母表示。②转化思想的运用(减法转化为加法)【设计意图:经过上面教学活动,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往往是零散的,让学生对本课的知识进行归纳小结,便于学生形成自己的数学体系,真正的掌握。另外教学中注重培养

6、学生的反思能力,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九)作业布置教科书P25页第3、4题。教学反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