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1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1

ID:38958034

大小:1.20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6-22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1_第1页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1_第2页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1_第3页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1_第4页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1_第5页
资源描述: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武陵春李清照作者简介写作背景课文朗读课文赏析歌曲欣赏迁移拓展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初中部语文组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作家。她出身于书香世家,从小便有诗名。后嫁给赵明诚,夫妇共同校勘古书,唱和诗词,生活和谐美满。靖康之难后,她与丈夫避兵江南,赵明诚在途中病死,她流落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境遇孤苦,卒年不详。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词以歌颂诚挚的爱情为主要内容。如《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极委婉含蓄地表达了闺中的寂寞和离情,还有《如

2、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词,描写自然景物,轻快活泼,富有生趣。后期词主要表达她个人的不幸遭遇,写得深沉哀痛。《永遇乐》(“落日镕金”)流露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关切,《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表达了对故乡故国的思念之情。这些作品反映了南渡时期背井离乡者的共同感受,有一定现实意义。武陵春,调名出陶渊明《桃花源记》所记载武陵渔人入桃花源事。又名《武林春》。《词谱》以毛滂词为正体。平韵,双调,四十八字,八句。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别有在末句加一字,或在上下片二三四句各加一字的,是变格,换头七字句亦有用

3、平起的。北宋兵败之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清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凉,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感情。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舟泛轻。只恐双溪舴艋

4、舟,载不动许多愁。欲语泪先流。分析并思考:1、你认为这首词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文眼)愁2、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作者的愁绪?一、从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来写愁:“日晚倦梳头”,日上三竿仍无心梳洗,这句话采用含蓄手法,通过妇女特有的生活细节——倦于晨妆,反映了词人灰暗的心境和阑珊的意绪。《望江南》中“梳洗罢”,是一种信心,一种希望,刚好与“倦梳头”相对。二、扣住细节来写愁:“欲语泪先流”,欲说无语,欲诉无人,唯有借两行热泪倾泻心中的无限哀愁。那夺眶而出的眼泪,是内心万重忧愁的外在表露。三、运用新奇

5、的比喻来写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哀愁本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词人却把它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一叶轻舟难载山重之愁,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是描摹愁思的绝妙好辞。3、“风住尘香花已尽”写的是怎样的景色?这对作者写愁有什么样的作用?风儿停了,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残留些花的芬芳,又是春意阑珊(将尽)的季节。触景生情,以景衬情(间接抒情,用语含蓄)。而后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直抒胸臆,一改含蓄为直露,这是情怀使然,汹涌澎湃

6、的情潮已漫出心堤,无法渲泄,只好任其自由渲泄。4、“闻说”、“也拟”、“只恐”三个词分别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又紧紧抓住了作者的心。一波三折,耐人寻味。愁扣住细节描摹动作神态新奇比喻直接抒情语言:含蓄、率真间接抒情交待季节特征:风住尘香花已尽叙述哀伤的原因和哀伤的程度: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利用两个外在的行为

7、具体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浓重哀愁: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词人用轻灵跳荡的笔触,展现自身瞬息变幻的复杂心灵,开创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新境: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词人采用夸张性的比喻,化虚为实,描摹愁思: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1.婉约派。主要写帝都的壮丽,城市的繁华,自然景物和恬淡生活等。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2.豪放派。主要表现其爱国忧民,怀古思今的情怀,言志咏物,风格大气豪迈。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苏:我词何如柳七?幕僚:柳郎中词只合十八七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須

8、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冮东去”。写愁名句集萃: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了黄时雨。——贺铸《青玉案》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白居易小组讨论,写一个表达愁绪的比喻句。武  陵  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