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政治专接本试卷1模考

2018政治专接本试卷1模考

ID:38976078

大小:4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2

2018政治专接本试卷1模考_第1页
2018政治专接本试卷1模考_第2页
2018政治专接本试卷1模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8政治专接本试卷1模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8政治专接本试卷1模考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这是一种()A朴素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2.辩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条对立的思想路线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  )A.从实际出发还是从本本出发    B.从原则出发还是从愿望出发C.从实际出发还是从规律出发    D.从本质出发还是从现象出发3.矛盾分析的核心是()A“一分为二”的观点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D联系发展的观点4.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是()A.是否承认联系和发展的观点B.是否承认运动的观点C.是否承认规律的客观性

2、D.是否承认矛盾的观点5.认识的源泉和认识发展的动力是()A.对立统一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群众的实践活动6.在思想上层建筑中,起核心作用的是()A.哲学B.宗教C.道德D.政治法律思想7.中国宋朝的朱熹宣扬“理在事先”是()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8.时间和时空是人类感性直观中的先天形式,这是一种()A主观唯心主义B二元论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9.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A是矛盾的B是对立统一的C是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公平D在公平基础上提高效率10.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A能

3、否满足人们的需要B能否付诸实际活动C能否在实际中达到预期的效果D能否被大多数人认同11.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D国家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于()A.改革开放时期       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C.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D.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3.形而上学理解的同一是()A.对立同一B.包含差别的同一C.抽象的同一D.具体同一14.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 )A.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坚持理论联系实际C.反腐倡廉       D.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5.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是( )A.独立自主     

4、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D.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16.我国现阶段的外资经济是指(  )A.中外合资企业  B.中外合作经营企业C.外商独资企业  D.“三资企业”中的外资部17.社会保障是( )A.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的产物  B.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C.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      D.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18.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状态与过程  B.事物发展的道路与趋势C.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D.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向19.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A.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

5、    B.改革与发展的关系C.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D.发展与稳定的关系2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B.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C.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D.形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21.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是  ( )A.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B.切实减轻农民负担C.实行适度规模经营            D.发展科技和教育22.邓小平指出,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它们是()A.公有制和按劳分配B.人民民主专

6、政和公有制C.公有制度为主体和共同富裕D.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23.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A.它是否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B.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C.国家的本质和阶级内容即国体决定的D.它本身的性质决定的24.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B.社会主义经济仍是商品经济C.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D.社会主义社会里劳动还存在重大差别,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25.区分社会的根据主要是()A社会阶级关系B生产力发展水平C产品分配方式D建立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上的经济基础26.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A.根本动力B.直接

7、动力C.物质基础D.决定力量27.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A.根本动力B.基本动力C.直接动力D.间接动力28.今后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关系  B.建立健全农村市场经济服务体系C.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市场条件  D.增加农民收入29.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  A.改革是目的,发展是手段,稳定是前提B.改革是前提,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基础  C.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D.改革是动力,发展史手段,稳定是目的30.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