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春季养生

中医春季养生

ID:38992868

大小:17.4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3

中医春季养生_第1页
中医春季养生_第2页
中医春季养生_第3页
中医春季养生_第4页
中医春季养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春季养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春季养生1、春季养生原则:“养阳气”《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万事万物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人体之阳气也应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因此,春季养生必须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使之不断充沛,逐渐旺盛起来,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所谓“春夏养阳”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养阳”就成为春季养生的原则之一。肝气为春季的主气,这个季节肝的功能比较活跃甚至过于亢奋。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脾属土,本是相克的关系。如果肝气过强就会伤及脾气,影响脾的消化吸收功能,所以在这一季里,脏腑的功能特点是肝强脾弱,

2、养生的要旨是护肝养脾,尤其是中医说的肝火旺、肝气郁的人,更要注意清肝热、舒肝气,以保护脾胃的正常功能。春季的季节特点是阳气升发,风气当令,乍暖还寒;在人则是阳亦升发,肝强脾弱,体内郁热。故相应的养生原则就是养阳气,助阳升发;避风寒,清解郁热;养脾胃,防肝克脾。这三个春季养生原则应具体贯彻到精神、饮食、起居、运动防病等各个方面去。2、春季的饮食原则春季的饮食调摄也应当遵循前述春季养生的总原则,即:养阳气,助阳升发;避风寒,清解郁热;养脾胃,疏肝健脾。温补阳气,助阳升发春天,在饮食方面,要遵守《黄帝内经》里提出的“春夏养阳”的原则。就是说,春天人体的阳气应该与自然界的阳气一同升发,故在饮食

3、方面,宜适当多吃些既能温补阳气又能帮助阳气升发的食物。根据性味原理,应吃一些味辛性温,入肺经的食物。温能补阳,辛能发阳,入肺经又可以使皮毛的汗孔打开(因为肺主皮毛),有助郁热发散。而且初春多风寒,辛温的食物能解除、驱散体表的风寒邪气,更有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如韭、蒜、葱。但是,对于阴虚或阳盛体质的人来说吃这些东西并不适合。有胃病的人,辛温食物对胃黏膜的刺激较大,也要少吃。清解郁热,补充津液明代养生家高濂的《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中说:“去冬以来,拥炉薰衣,啗炙炊饮,成积至春,因而发泄,致体热头昏,拥隔涎嗽,四肢倦怠,腰脚无力,尽冬所积之疾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漫长的冬季,人们为了躲

4、避严寒的侵袭,喜欢睡暖床,盖厚被,吃热气腾腾的饭菜,有的人还喜欢喝些酒来御寒,体内蓄积了较多的郁热,轻者会头昏,烦闷,咳嗽,痰多,四肢重滞;严重者会得温病,甚至形成内脏的疾病。怎么办呢?对策就是饮食清淡,多食果蔬。如山药、莴笋、葱、韭菜、蒜、豌豆、荠菜、茡荠、菠菜、芹菜、香椿、马齿苋、马兰头、油菜、樱桃等。可以吃些低能量、高植物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豆制品、鱼肉等。多吃些辛温的食物或者多运动发汗,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新陈代谢以散热。护肝养颜,少酸增甘在春天,肝气本来就偏旺,中医认为,五味入五脏,酸味入肝,此时若多吃酸味食品,就会更加增强肝气的升发,使本来就偏盛的肝气变得亢盛而损伤脾的功能

5、。所以,春季要少吃酸味的食物,多吃些甘味的食物。因为甘味的食品入脾,能补益脾气。春季不宜食肝脏高濂的《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有“春不食肝,为肝气旺,脾气败;若食肝,则又补肝,脾气尤败甚,不可救。又肝旺之时,不可以死气入肝,恐伤魂也”之说。是因为春季本来肝气偏旺,若食肝,则肝得补,肝气更旺,脾受克必更甚而弱,且肝旺之时食肝,不但伤脾,而且因死气入肝而伤魂(根据五行的对应,魂出于肝)。在春天,肝的功能尤其活跃,必定会有大量的尚未分解的有毒物质,所以春季还是少食肝为妙。而且,动物肝脏的胆固醇含量很高,食后会使血脂升高,高血脂的人更应该少吃或不吃肝。忌黏硬生冷,肥甘厚味,少食多餐由于受春季旺盛

6、的肝气的影响,本来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就欠佳,若再食用黏硬生冷、肥甘厚味之类不易消化之物(如年糕、雪糕、油腻的、辛辣味重的),都会使脾胃进一步受到损害,运化不良,气机呆滞,而容易生痰、生湿,产生疾病。3、春季健身法养生梳头《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人们日常清晨起床后,早已养成洗漱梳理的习惯,为什么还要特别强调春天梳头?这是因为春天是大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循环系统功能加强,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故而在春天的养生保健中就要求必须顺应天时和人体的生理,一定要使肢体舒展,调和气血。春天梳头正符合春季养生强身的

7、要求,能通达阳气,宣行郁滞,疏利气血,当然也能壮健身体了。中医认为,人体内外上下,脏腑器官的互相联系,气血的调和输养,要靠人体中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经络起传导作用。经络遍布全身,气血也通达全身,以发挥其生理效应,营养组织器官,抗御外邪,保卫机体。这些经络或直接汇集头部,或间接作用于头部,人头顶的“百会穴”就由此而得名。通过梳头,可以疏通气血,起到滋养头发、健脑聪耳、散风明目、防止头痛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头是五官和中枢神经所在,经常梳头能加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