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尘微到宝塔

从尘微到宝塔

ID:38997713

大小:2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3

从尘微到宝塔_第1页
从尘微到宝塔_第2页
从尘微到宝塔_第3页
从尘微到宝塔_第4页
从尘微到宝塔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尘微到宝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尘微到宝塔——谈人生教育四阶段泸州市泸县潮河镇尚春中心小学王海燕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属于高科技称霸的时代,网络无处不在,所以知识的获取就变得很便利。然而随着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我们开始讨论一个问题:未来社会进步需要什么素质的人才?如今的大学生毕业就业困难,学历越高就业越难,形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在我看来,与其说大学生眼光高不如说用人单位的要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们开始注重品行高于学历,脚踏实地胜于一切浮云,本着孝悌、仁、义、礼、智、信的标准择优而取。这是中国文化的复苏,人们的觉醒,教育的根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

2、者的我,想站在这个特殊的位置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前几年网上有这样一个视频点击率持续上升,名叫《我被十三所学校开除》,为什么我要提这段视频,是因为我觉得它可以回答我们一开始讨论的问题,同时也值得我们老师和家长深思。他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男孩儿,接受了中西方的文化熏陶,本以为他会像父母、老师期待的那样出类拔萃,成为一个有用之才,却没想到他变得专横跋扈,不学无术。当他在传统文化讲坛上作汇报的时候,说出了一句让我终身难忘的话:我恨我身边所有的人,他们给了我很多,教了我很多,却没有教我如何做一个人!他哭了,感觉是那么的痛彻

3、心扉。真的没有教吗?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我们怎么了?每每想到这里,心情是沉重的。在我们现实的社会当中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社会的种种因素,使我们的教育偏重于知识技能方面能力的培养而严重忽略了人文素养方面能力的培养。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孩子通过电脑、电视、手机、随处可见的广告牌,宣传语等过早的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很多孩子从四五岁起,就开始上各种兴趣班、培训班、特长班、补习班,家长期待孩子成名成家,出类拔萃。结果呢,很多孩子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下,心理失衡,道德缺失,不懂得为人处事,自残。教育是培养人的总称,读书是培养人的

4、过程。说起读书,还得从源头谈起。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有一个重要的老问题: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中国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和台湾著名教育家王财贵教授的一些教诲,愿与关心教育的家长和教师们共同学习,并付之行动。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南怀瑾先生用传统最正确的答案回答这个问题,便是“读书明理”四个字。明什么理呢?是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但是很可惜,现代人所认识文化教育的基本目的,只是为了“谋生”。怎样在这个世界中“生存”是人的本能,和其他生物一样。而我们的老祖先早在五千年前就开始教育我们后代子孙怎样才能

5、懂得“人伦”的基本道理,然后才是怎样更好的去“生活”。我们让孩子去学习,读书受教育,就是为了孩子将来的前途,有好的职业、有高的待遇,过很好的“生活”。而这些都是在“读书明理”以后,这样就容易懂得“谋生”的“技术”。王财贵教授在传统文化讲座中提出了现代孩子的教育“性向”。第一阶段:幼儿养性——优美人格的奠定古语有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的根本是习性,良好的习性一旦养成,终生受益不尽,反之将受害无穷。零岁至三岁是人一生中“可塑性最高,施教最容易”的阶段,家长不宜错过的黄金教育时期。这段期间的幼儿几乎没有自主学

6、习的能力,但是纯净的心灵对外界的一切信息,却能全面吸收,此时的教育完全依赖父母给予正确的引导。例如,手抱孩子时常和他嬉闹,常用愉快的心情、亲切的赞美来肯定孩子。良好习性的养成,优美人生的奠定,就在父母轻松愉快的赞美中完成。秉性好的孩子,经过父母加倍的赞美后,会发展得更加自信完善。秉性中下的孩子更需要父母加倍的赞美肯定来弥补,请千万别错够这短短的三年!第二阶段:童蒙养正——经典智慧的陶冶养正,是指培养其端正的心性及行为。当幼儿渐渐成长到四岁后,已慢慢学会语言的运用,学习能力也在慢慢增长,此时应该衔接“童蒙养正”的

7、教育。前几天有一则新闻:一个小学生上网游戏不上学,其父催促,他恼羞成怒将亲生父亲杀害。这种骇人听闻的事件每年都会发生,我们再一次不禁问道: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真是让人匪夷所思。其实是从小严重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四岁至十三岁这阶段的儿童,理解能力薄弱,但是记忆力是一生中最强的阶段,教师和家长把握机会让孩子背诵最有价值的圣贤教育经典,如《弟子规》,全书1080字,360句,虽然只是关于童蒙教育的小书,记录的是关于生活中言行举止等小事情,却蕴含着做人做事的大智慧。我们通过这一千多字的学习,不但能够学会怎么做一个文

8、明人、有道德的人,同时也能悟出许多教育的智慧。第三阶段:少年养志——远大理想的鼓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十三岁以后的青少年意气风发,理解力也开始有了显著发展,慢慢脱离父母的关怀和照顾,正是学习独立阶段。此时应该立即迈进“少年养志”的教育。教师和家长可以鼓励和帮助孩子多阅读:(1)古今中外伟人传记。(1)孝悌、仁、义、礼、智、信的典范书籍。(2)各行各业坚持梦想、脚踏实地、努力奋斗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