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导学案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导学案

ID:39021040

大小:4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3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导学案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导学案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导学案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导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师生札记课型:新授班级姓名编写人:王效武审核:田亮编号:51-52时间:12.04.0526《小石潭记》编号51、52【学习目标】使用人: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2. 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3. 了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为”在文中的用法。 【学习重点】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2.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资料链接】作者与背景: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柳柳州”,

2、“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皇帝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他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第一课时导入:同学们,你学习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会怎么办?一、【课前预习】A背诵课

3、文,对照文下注释翻译课文,然后完成以下问题。 1、请为下列加粗字注音:  如鸣佩(  )环(  )  佁(  )然不动  俶(  )尔远逝  参(  )差(  )披拂  往来翕(  )忽  斗(  )折蛇行  悄(  )怆(  )幽邃  犬牙差(  )互  寂寥(  )无人  2、结合语境,解释词语:B   ⑴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__

4、__________________)   ⑷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_________蛇:_________)   ⑸ 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____________________)   ⑹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凄:_________寒:_________)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语:B A、⑴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清:_______________)   ⑵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清:_______________) B、⑴ 闻水声,如鸣佩环

5、,心乐之。 (乐:_______________)   ⑵ ……似与游者相乐。     (乐:_______________) C、⑴ 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_______________)   ⑵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可:_______________) D、⑴ ……皆若空游无所依。    (游:_______________)  ⑵ 同游者:吴武陵……     (游:_______________) 4、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B  ⑴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句: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学习过程】阅读课文,整体感知。B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2.潭水有何特点,作者是如

7、何表现的?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2. 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三【合作探究】C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那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2.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3.“一切景语皆情语”,品味文中相关语句,说说作者观景赏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4.文章前面写“心之乐”,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忧一乐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四【课堂小结】作者用

8、精妙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生动描绘了小石潭清幽美妙的景,抒发了作者被贬失意的孤寂凄凉的心情。五【达标测试】B1、通读全文后,选用原文中的相关文字填空。   ①“伐竹取道”与上文的“__________”呼应,又为下文的“________”埋下伏笔。   ② 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③ 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来观赏景物的,这可从文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