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语文期末考课内文言文复习

七上语文期末考课内文言文复习

ID:39060856

大小:350.81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6-24

七上语文期末考课内文言文复习_第1页
七上语文期末考课内文言文复习_第2页
七上语文期末考课内文言文复习_第3页
七上语文期末考课内文言文复习_第4页
七上语文期末考课内文言文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上语文期末考课内文言文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期末考课内文言文复习《世说新语》两则1、解释下列红色字词的含义。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尊君在不()()已去()相委而去()君与家君期日中()友人惭()下车引之()入门不顾()2、翻译下列句子(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撒盐空中差可拟。(3)未若柳絮因风起。(4)待君久不至,已去。(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6)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7)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3、简答题(1)《咏雪》中

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2)“撒盐空中”与“柳絮因风起”哪个比喻更恰当?请谈谈你的看法。(3)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怎能样的一个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4)元方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5)《陈太丘与友期》中,机智的小孩元方斥责友人无信,令你想起我们所学过的《<论语>十则》中的哪一句,请写出来并谈谈你的理解。答案:3(4)答:元方是从信用和礼貌两个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从信用方面,是父亲友人失约在先;从礼貌方面,是父亲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所以在两个方面他都站不住脚,根本没

3、有资格指责谩骂元方的父亲。所以友人哑口无言,只好向元方道歉。(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跟志同道合的人交往有没有守信呢?意思就是说,跟朋友交往要做到诚实,讲信用。待人要真诚。4、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B.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能够维护父亲的尊严。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C(2)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4、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话仅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B.对于“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未若柳絮因风起”哪一个答案比较好,作者没有直接表态。C.文章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D.“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一句话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DA《论语》十二章十二则中,哪些语句是讲学习方法?哪些语句是讲学习态度?哪些语句是讲个人修养?1、学习方法: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③学而不思则

5、罔;思而不学则殆。④传不习乎?⑤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2、学习态度: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个人修养: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③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④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⑤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2、解释下列红色字词的含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

6、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十有五()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不逾矩()()不堪其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匹夫不可夺志也()博学而笃志()仁在其中矣()3、翻译下列句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6)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4、理解填空(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

7、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3)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4)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来表示。(5)表明了学须有友。不远千里而来,研究学问,析疑解惑,有利于学业进步,自然成为乐事:,?(6)含蓄地表明了学习要有不求人知、全在进德修业的正确态度:,?(7)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8)表明了既要勤勉学习,还要按时温习,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的是:,?(9)曾参讲治学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