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放牧强度对坝上草地植被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不同放牧强度对坝上草地植被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ID:39114492

大小:166.38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6-25

不同放牧强度对坝上草地植被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_第1页
不同放牧强度对坝上草地植被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_第2页
不同放牧强度对坝上草地植被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_第3页
不同放牧强度对坝上草地植被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_第4页
不同放牧强度对坝上草地植被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放牧强度对坝上草地植被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河北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河北农业大学有关保留及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借)阅。本人授权河北农业大学可以将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

2、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方法加以保存或编成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工作单位:电话:通讯地址:邮编:不同放牧强度对坝上草地植被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1引言1.1国内外草地利用情况人类最初只是利用天然草地,由游牧到定居放牧,逐渐发展畜牧经济。后来,学会了开垦草地,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由于人口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扩大放牧和开垦,以及战争和自然灾害的破坏,草地资源逐渐减少。许多国家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市场对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促进了畜牧业

3、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由于掠夺性经营和滥垦,使草地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很多地区出现了生态危机,灾害频繁。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也发生过盲目大量开垦草地、过度放牧的现象。世界草地面积占全球陆地的51%(天然草地占24%,疏林草地占16%,农田草地占11%),[1]在除森林以外的农用田地中,草地占70%。主要分布在各大陆内部气候干燥、降水较少的地区。世界草地资源按其地理分布和组成划分,有温带草原和热带草原两大类。温带草原分布在南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包括欧亚大陆草原、北美大陆草原等。它的特点是低温少雨,草群低矮,地上高度不超过1米,以耐寒旱生禾本科草为主。热带草原分布在低纬

4、度地区,包括非洲、大洋洲及南美洲的部分草原。它的特点是高温多雨,旱湿季明显,旱季长到5-6个月;植物以旱生草类为主,草丛高大,禾本科地上高度达2-3m,并混杂生长耐旱灌木和非常稀疏的乔木,被称为“稀疏草原”。20世纪70年代,全世界尚保留用于畜牧业的草地约为31.6亿公顷,占陆地总面积的20%,比耕地面积约大一倍。非洲拥有最大的草地资源,草地面积约8亿公顷,其次是亚洲,草地面积约5.5亿公顷,大洋洲、拉丁美洲、北美及中美洲草地分别为4.7亿公顷、4.5亿公顷、4.7亿公顷(详见表1-1);平均每人占有草地面积,最多的是澳大利亚为31公顷,其次是阿根廷5.3公顷,其他比较多的

5、国家有新西兰4.5公顷,马里4.3公顷,南非2.8公顷,美国、墨西哥、智利等国1公顷-2.7公顷。这些草地资源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中,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改善陆地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表1-1世界各洲草地与耕地面积及相对比例表Table1-1TherelativeproportionsofGrasslandandarablelandinword草地耕地洲别草地:耕地22面积(万hm)%面积(万hm)%全世界320140.3100.0150614.8100.02.1:1非洲79810.424.821089.014.03.8:1亚洲55246.6

6、17.347876.431.81.2:1大洋洲46914.814.74792.03.29.8:1拉丁美洲44682.214.010152.46.74.4:1北美、中美洲47572.514.929214.819.41.6:1欧洲8713.82.714269.69.50.6:11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2我国拥有天然草原近4亿hm,占国土总面积的41.7%,居世界第二位(牧区草原3亿公顷,[2,3]农区草山草坡0.867亿公顷,滩涂草地0.133亿公顷)。我国草地类型多,牧草物种资源丰富,约计有4000多种。全国可分三大类型区:①北方温带草地区(内蒙古、新、甘);②青藏

7、高寒草地区;③南方热带、亚热带草地区。我国也是世界上草原退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90%的可利用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影响草地发展的因素可分为自然和社会两大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形,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社会因素主要是由于人口的增长,对畜产品的需求量增大,盲目开垦,超载放牧,使草地严重退化。全部天然草地中,可用于放牧的有40多亿亩,其中30亿亩分布于北方干旱、半干旱高平原,10多亿亩分布于南方山丘、盆地。其中北方草场草被覆盖率低(20%~50%),亩产鲜草仅几十公斤。南方草场草质较好,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