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我们与数学同行1.2活动思考教案1苏科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我们与数学同行1.2活动思考教案1苏科版

ID:39119789

大小:119.3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5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我们与数学同行1.2活动思考教案1苏科版_第1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我们与数学同行1.2活动思考教案1苏科版_第2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我们与数学同行1.2活动思考教案1苏科版_第3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我们与数学同行1.2活动思考教案1苏科版_第4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我们与数学同行1.2活动思考教案1苏科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我们与数学同行1.2活动思考教案1苏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2活动思考》【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操作、猜想和归纳等数学活动,引发思考,并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有效地解决问题,通过收集、选择、处理数据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感受“做数学”的乐趣,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重点】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做”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难点】合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教学资源】1、多媒体辅助教学;2、牙签、长方形纸片、剪刀等实物。【教学过程】活动

2、一:(一)创设情景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按下图折叠、裁剪、展开.(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纸片按图进行操作,由于有生活的经验,学生兴趣很浓,也很容易动起来.)(二)操作实践问题1:你得到的是什么图形?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很顺利地回答是正方形,但至于为什么,学生一时可能说不全面,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测量来对其加以判断.)(三)探索思考问题2:你得到的正方形是最大的吗?你有其它方法剪成正方形吗?分组动手试一试.(这一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动手的兴趣和欲望.通过分组操作、探索和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对剪出的正方形进行对比,

3、使学生经历“猜想——操作——探索——归纳”的全过程.需要说明的是,一定要给时间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活动中去体会,不要从理论上去挖掘.)(四)总结应用问题3:就这一张纸片,你还能剪出其它的图形吗?(相对与前2个问题,这个问题更具开放性,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起到积极的作用.)活动二:(一)创设情境用牙签按图示的方式搭正方形.师:我们做一个用牙签搭正方形的活动。下面,同学们先拿出准备好的牙签,我介绍一下搭法。(学生拿牙签,教师操作,屏幕显示图1.)如图①如图②如图③师:按图1的方式搭配正方形,能

4、看明白吗?(……)(师操作,屏幕显示图②③.)(二)操作实践(学生根据老师介绍的方法动手搭,并思考解答屏幕上的几个小题.)问题1:如图①,搭1个这样的正方形需___根牙签;问题2:如图②,搭2个这样的正方形需___根牙签;问题3:如图③,搭3个这样的正方形需___根牙签;问题4:搭4个这样的正方形需根牙签;(通过搭牙签,学生很快解决前3个问题.对于第4个问题,老师可在学生搭之前先让学生猜测或思考一下,再通过搭进行验证,这也为下一步“探索思考”做好必要的准备.)(三)探索思考(学生在解答完上面4个小题后,老师可根据情况提出下

5、面问题)问题5:如果要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根牙签;问题6:如果要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根牙签;问题7:由以上的问题,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说说你的理由.(由于有了前4个问题解决的经验,学生可能较快说出(5)(6)两个问题,对于第(7)个问题,学生的方法有多样,如:①第1个正方形有4根牙签搭成,每增加1个就需增加3根牙签,即搭n个正方形需[4+3(n-1)]根;②每个正方形看作由3根牙签搭成,则搭n个正方形需(3n+1)根;③每个正方形看作由4根牙签搭成,则搭n个正方形需[4n-(n-1)]根;④搭n个正方形,横排需

6、2n根,竖排需(n+1)根,共需[2n+(n+1)]根等.老师要对学生总结出的每一种结果给以充分的鼓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四)总结应用问题8:若要搭100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多少根牙签?(根据上面探索的结论,学生很快会计算出结果,此时老师也可以随机说几个数让学生算一算,从而增强“图形变化与数量变化”规律的认识.初步建立这一类有规律递增问题的数学模型。)活动三:(一)创设情境如图,观察月历(老师在屏幕上展示上面月历,学生观察.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问题,使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化有较好的体验。)(

7、二)操作实践问题1:图中方框内的4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分组议一议.(老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同行、同列以及对角两数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数量关系)问题2:再找一个这样的方框,4个数之间的这种关系仍然成立吗?动手试一试.(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实践、探索,学着去分析、发现问题.)(三)探索思考问题3:若在月历中用一个方框框出3×3个数,你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有了问题1的经验,学生不难发现这9个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索这9个数的和与中间数的关系.为了进一步理解这种关系,老师可假设知道9个数中的任1个

8、,让学生说出其它8个数.)(四)总结应用问题4:小明一家本月中外出旅游7天,这7天的日期之和为98,问小明几号出发的?(这一问题可先请学生进行估计、猜想,然后再根据估计、猜想的思路进行验证,也可以引导学生从连续7个整数中最特殊的中间数加以分析,以及用小学方程思想进行推理等,通过多种途径解决问题,让学生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