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理论之思维》PPT课件

《认知理论之思维》PPT课件

ID:39134235

大小:5.18 MB

页数:108页

时间:2019-06-25

《认知理论之思维》PPT课件_第1页
《认知理论之思维》PPT课件_第2页
《认知理论之思维》PPT课件_第3页
《认知理论之思维》PPT课件_第4页
《认知理论之思维》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认知理论之思维》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问题一:为什么说思维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问题二:理科生比文科生聪明。理由:前者长于抽象思维,后者长于形象思维。这种看法正确吗?问题三:从思维的种类角度,谈谈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所关注的学生思维类型的侧重点。第三章认知理论:思维(一)思维的概念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言语、表象或动作而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部联系及规律性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两个特征。第一节思维概述一、什么是思维间接性——指思维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以一定的事物作媒介来认识事物。(例1:础润而雨。拓展时空——推知过去与未来及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存在,是认识的范围扩大,认识能力增强。)概括性

2、——指思维是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性联系的反映。(例2:cabbageeggplantpotatotofu找出不同类的一项例3:鸡蛋打在地上,鸡蛋就破......使人的认识更加广泛、深刻)(二)思维的特点:间接性和概括性区别:1、从反映的内容看,感知觉只是对事物的个别属性、表面与个别现象及其外部联系的反映;而思维是对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事物内部的规律性及其必然联系的反映。2、从反映的形式看,感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而思维是在一定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借着于一定的事物为媒介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3、从反映水平看,感知觉属

3、于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起始环节,是思维的源泉和基础;而思维属于理性认识,是感知的深化和飞跃,是认识过程中复杂、高级的阶段,是认识事物的重要环节,并在人们认识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共同点:联系:P116(三)思维与感知的关系感觉:颜色鲜艳、芳香扑鼻知觉:鲜花非常美丽思维:根据记忆推断春天来了。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应感知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应感知觉: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应红卫兵、毛泽东、林彪、喊口号根据记忆推断出这是文革时期的照片。思维是对人脑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反应。概括为交通工具如:不管男人女人,大人小孩,中国人外国人,好人坏人都概括为

4、“人”1.依据凭借物的不同: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2.依据思维活动的方向和思维成果的特点: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3.根据思维活动及其结果的新颖性: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三)思维的种类定义:依靠动作进行的思维。如,看到水就要玩水,看到别人玩球又要玩球。一旦动作停止,对该动作的思维也就停止了如请一个2岁的小朋友把放在桌子中央的玩具拿下来?儿童没有任何“想”的表现,而是马上去“拿”。他伸长胳臂、踮起脚尖,拿不到;偶尔扯动桌布,桌子上的玩具移动了一点,儿童马上用力拉,玩具就到手边。儿童最早的思维就是这样依靠动作进行的。动作思维尝试错误定义: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的思维。如计算

5、3+4=7,不会对抽象数字进行加减,而是在头脑中用三个手指加上四个手指,或三个苹果加上四个苹果等具体形象计算。不能理解“黑暗的旧社会”具体形象思维定义:用抽象的概念“词”来进行的思维。如有的幼儿知道“见到女的叫阿姨,男的叫叔叔伯伯”早期看电视时,可以说出好人、坏人,这时已经知道好在哪里,坏在哪里,还会用各种理由来说明。孩子懂得了“5”、“8”这些数字可以是任何事物的数目,“5”既可以是5个苹果,也可以是5张桌子或5把椅子。例:抽象逻辑思维下面这些都是什么人,见面后我们用什么称呼比较合适?抽象思惟一般有经验型与理论型两种类型。经验型者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以实际经验为依据

6、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如工人、农民运用生产经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多属于这种类型。理论型者以理论为依据,运用科学的概念、原理、定律、公式等进行判断和推理。科学家和理论工作者的思惟多属于这种类型。经验型的思惟由于常常局限于狭隘的经验,因而其抽象水平较低。(下面三种思维的关系)抽象思维在正常成人身上,上述三种思维往往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单独运用一种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极少。从思惟的发展来看,经历着从动作思惟到形象思惟,再到抽象思惟的过程。由于素质、职业和训练状况不同,在某些人身上哪种思惟占优势,并不表明思惟发展水平的差异。三种思维之间的关系辐合思维是人们利用已有知识经验

7、,向一个方向思考,得出唯一结论的思维。辐合思维是一种有条理的思维活动。例如,由A>B,B>C,C>D,得出唯一结论:A>D。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方向思考,得出大量不同的结论的思维。例如,教师发现一名学生缺课,就会想出这个学生缺课的各种可能性。发散思维得出的各种结论是否适当,需要通过辐合思维进行检验。尽可能多的写出铅笔的用途(3分钟)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对已有知识经验没有进行明显的改组,也没有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叫做常规思维。例如,学生利用已学过的定理、公式解决教师讲过的例题相同类型的题目,就是常规思维。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明显的改组,同时创造出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