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D:39140319

大小:455.8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6-25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考试内容:必修一政治史考试时间:40分钟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40小题,1-20题每题2分,21-40题每题3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观念淡漠D.专制王权强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等信息和结合所学

2、知识可知,中国人强调姓而忽视名所反映的实质是宗法观念浓厚,强调尊宗敬祖,B正确;材料也没有反映男尊女卑思想严重,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个人观念淡漠,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专制王权强大,排除D。所以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影响2.在平定武庚(商纣儿子)叛乱后,周成王、周公旦便将微子启(商纣庶兄)封于宋地,以殷治殷,而将微子启的儿子烈祖封在了西周的王畿之地,并继续担任史官一职。西周这些做法旨在A.拓展华夏文明的空间B.削弱血缘政治影响C.提高史官的政治地位D.稳固西周统治秩序【答案】D【解析】【详解】西周在平定武庚叛乱后,将微子

3、启封于宋地,以殷治殷,而将微子启的儿子烈祖封在西周的王畿之地,西周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便于控制微子启和加强对商地的控制,从而稳固西固统治秩序,故选D项;宋地本身属于华夏文明区域,故排除A项;“以殷治殷”利于政权的稳定,并不能削弱血缘政治,故B项错误;微子的儿子烈祖担任史官,并不意味着史官地位的提高,故C项错误。3.李白在《古风》中赞叹道:“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始皇,这个中国历史上千古一帝,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是A.建立了皇帝制度B.实现了国家统一C.实行三公九卿制D.修筑了长城【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中“秦王扫六合”中秦王是嬴政,六合指六国,据

4、此可判断该诗主要歌颂了秦王嬴政兼并六国,完成统一的伟大功绩,故选B。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修筑了万里长城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ACD排除。点睛:解答本题抓住关键词“秦王扫六合”,即秦王嬴政实现了统一,这是他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4.战国时期的军功爵制度、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两者起到的共同作用是A.推动文化教育的普及B.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C.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D.促进统一国家的出现【答案】C【解析】A项符合科举制,但不符合军功授爵制度,排除;B项符合军功授爵制度,但与科举制无关,排除;C军功授爵制度改变了世袭制,以奖励军功为升官加爵的筹码,大大提升了社会

5、阶层的流动性;科举制的实施,使广大庶族地主上升为社会统治阶层,可见二者的共性在于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C项正确;D项与两种制度无直接关系,排除。5.以下有关三省六部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有叛将而无叛吏B.权力过大,造成藩镇割据C.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D.置使以总国计……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答案】C【解析】【详解】“有叛将而无叛吏”指的是秦朝的郡县制,故A项错误;“权力过大,造成藩镇割据”指的是唐朝的节度使制度,故B项错误;“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指的是唐代的三省六部制,故C项正确;“置使以总国计……通管盐铁、度支、户部

6、,号曰计省”指的是北宋的三司使,故D项错误。6.唐制,皇帝朝见百官后,另和宰相讨论,旁人不得参加,门下省的谏官例外。宰相有时不便同皇帝讲的话,可以由这些“言者无罪”的谏官来讲。由此可知,唐朝谏官A.主要的职责是秉笔直书B.一定程度缓冲了君相矛盾C.是门下省的上一级机构D.凌驾于皇权之上【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信息“宰相有时不便同皇帝讲的话,可以由这些‘言者无罪’的谏官来讲”说明唐朝谏官起到了缓冲君相矛盾的作用,故B项正确;负责秉笔直书的是史官,故A项错误;唐朝谏官是门下省的属官,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唐朝谏官不可能凌驾于皇权之上,故错误。7

7、.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地方权力削弱B.内阁制度成熟C.专制皇权加强D.丞相权力被分割【答案】C【解析】【详解】图示反映出古代官员上朝由坐着到站着再到跪着,这实质上反映出相权的削弱、皇权的加强,故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中央官制,不是地方官制,故A项错误;内阁制度出现于明朝,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丞相权力的削弱,故D项错误。8.对内阁的认识,明代人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另一种观点认为“虽无相名,实有相职”。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君主专制制度受到冲击

8、B.阁臣拥有“批红”权力C.阁臣职权因时因人而变D.明太祖以内阁取代宰相【答案】C【解析】依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