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D:44780331

大小:204.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0-2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李克强总理以“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九字陈述自己从政以来的情怀。其中“民为本”语出《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下列各项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A.“除井田,民得卖买”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题目中的“《

2、尚书》”属于先秦儒家经典,故排除属于法家“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的思想的A项和墨家“尚贤”的主张的B项;题目中的信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体现了先秦儒家学派“民本”的思想,故排除属于儒家学派“性恶论”思想的D项,选择C项。2.《荀子·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论证的是A.儒家各经的核心内容B.儒家经典的教化功能C.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D.儒学融合了百家思想【答案】B【解析】-21-【详解】《荀子·儒效》一文介绍的是儒者的作用。“《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

3、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意思是:《诗经》写的是志向、心意,《尚书》说的是政事、史事,《礼记》说的是行为,《乐经》讲的是调和,《春秋》说的是微言大义。这里强调的是儒家经典各自的教化职能而非儒家各经的核心内容,也没有说明儒家经典融合了百家思想,故排除AD,选B。西汉汉武帝起,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主流思想,排除C。3.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力”“节葬”“节用”,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墨家是战国时期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派,秦汉以后却走向式微。这A.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逐渐落后B.起因于汉代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C.体现了

4、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D.反映了统治政策影响文化走向【答案】D【解析】【详解】在秦汉以后中国的古代科技没有走向落后,故A错误;墨家思想逐渐式微的起因不是汉代儒学占据统治地位,而是由于随着社会的发展,墨家失去了存在的现实基础,并且有秦、汉两朝的文化专制政策等,故B错误;生产力的发展应推动了思想文化的繁荣,而不导致其衰落,故C错误;秦朝的“焚书坑儒”、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些文化专制政策使得一些不受统治者重视的思想学派走向衰微,体现出统治政策影响了文化走向,故D正确。4.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

5、切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B.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D.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答案】D【解析】汉代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称之为新儒学,它糅合了法家、道家和阴阳家的学说,主要观点有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适用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大一统的政治要求,故D说法正确,A项错误;“为政以德”是孔子的思想,C说法不符合史实;吸收佛道两家学说之长的是宋明理学,B项错误。-21-5.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

6、学”之含义的是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C.“三纲五常”是道德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平天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ACD不对,这三项体现的是伦理道德方面;B符合,体现了朱熹的认识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强调通过读书、学习、考察等方法探究理,体现了认识方法上有一定的科学性。故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的思想6.《清史稿·列女传》记载:蔺氏许嫁于季斌敏,未及成婚,季斌敏亡故,“蔺年十八,矢不嫁。”二年以后,听说家人张

7、罗自己的再嫁之事,就割下自己的右耳以明心志,三天后又割下左耳。蔺氏如此行为是受什么思想的影响A.汉代三纲五常B.程朱理学C.道家思想D.明清批判思潮【答案】B【解析】【详解】汉代三纲五常是家国治理、为人处世的准则,没有强调纲常名教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需求和欲望,排除A;宋明以后的思想观念中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主张用纲常名教等伦理道德与行为规范来压抑、扼杀人们的许多自然需求和欲望,严重束缚、摧残了人性,故选B;道家主张“清静无为、无为而治”,排除C;明清批判思想主张批判君主专制,排除D。7.嘉靖八年,在大学士桂萼的鼓动下,明世宗(嘉靖)指责王阳明(当时已逝

8、世)说守仁放言自肆,诋毁先儒,号召门徒,声附虚和,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