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第4章人际交往障碍

人际关系第4章人际交往障碍

ID:39185273

大小:238.32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6-26

人际关系第4章人际交往障碍_第1页
人际关系第4章人际交往障碍_第2页
人际关系第4章人际交往障碍_第3页
人际关系第4章人际交往障碍_第4页
人际关系第4章人际交往障碍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际关系第4章人际交往障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 人际交往障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着十分复杂的表现。从情感交流的角度看,是人际吸引的问题;从信息交流的角度看,则是人际沟通的问题。关于人际沟通——沟通,即信息的交流。沟通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形式。——沟通主要是以讲与听,也包括写与读,以及姿势、目光、点头或摇头、拍拍背、皱皱眉、爱抚、瞪眼,或一个人能够向另一个人传达意思并返回信息的其他形式而进行的。关于人际吸引——人际吸引是指人与人之间彼此注意、欣赏、倾慕,进而彼此接近以建立感情关系的心理历程。——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感情关系的基础。一个人如果

2、毫无吸引别人之处,就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如果两人之间不能彼此吸引,也建立不起亲密的人际关系。第一节 文化因素方面的障碍第二节 社会因素方面的障碍第三节 心理因素方面的障碍第一节 文化因素方面的障碍一、语言障碍(一)语言交流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言语则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和产物,交谈、演讲、作报告、写文章等都是不同方式的言语活动。从心理语言学的观点看,人们使用语言以达到人际沟通目的的语言交流,是由言语理解和言语产出两方面构成的。1.言语理解——言语的理解就是根据

3、语音或书面文字来建立意义的过程。——言语的理解有不同的水平:1.对单词的理解是言语理解的初级水平;2.对短语和句子的理解是言语理解的较高水平;3.言语理解的第三级水平是对说话人的意图或动机的理解。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1)语境——语言交流时,语境提供了各种背景的知识,因而能帮助人们迅速、准确地理解语言。(2)推理——推理可以在已有语言信息的基础上增加信息,或者在语言的不同成分间建立联结,因此在言语理解中具有重要作用。(3)图式——图式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

4、预期的排列方式。言语理解不仅依赖于对语言材料的正确感知,而且还依赖于人们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各种形式的知识经验。人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去接受、加工所获得的语言信息,通过推理建立材料之间的联系,补充所缺少的信息,最后达到对语言材料的合理解释。因此,言语理解过程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是根据所获得的语言材料去建构意义的过程。2.言语产出——言语产出也叫言语表达,是指人们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或写出来,包括说话和书写两种形式。——言语活动是受目标指引的一种活动。无论说话或书写,人的语言活动都是在一定动机的支配下

5、产生的,目的和动机不同,语言表达的内容和形式也不同。——言语活动又是受认知系统直接支配和调节的活动。言语的产出不仅取决于说话者的说话目的与动机,而且取决于说话者对情境的分析和对听话者的正确了解。因此,思维和决策在人的言语产出中也有很大作用。——对言语失误的研究,是探索言语产出过程的一种重要方法。言语产出的制约因素:(1)话题。(2)记忆。(3)情绪。(4)语境。总之,言语的产出是受话题、记忆、情绪、动机以及语境等诸多因素制约的。人们的言语失误也有差异:有声的停顿、无声的停顿、重复、“开始失误”等,

6、也反映了人们言语风格上的个别差异。(二)语言障碍1.语言不同、语种差异造成的沟通障碍2.语构不当、语义不明造成的沟通障碍语言修养不足。如语义不明造成歧义,语构不当造成费解。语构即语言的结构,包括语句、语段的结构等。当这些结构不符合语言规律时,就会产生语病,给沟通带来困难。在众多的语病中,语言表达先后无序,也就是我们常讲的语无伦次、词不达意等,最容易造成沟通的困难。3.不良的说话习惯造成的沟通障碍二、习俗障碍——习俗即习惯风俗,是在一定文化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具有固定特点的调整人际关系的社会因素,如道

7、德习惯、审美传统、宗教礼仪、行为礼节等。——习俗世代相传,是经过长期重复出现而约定俗成的习惯法,虽然不具有法律一般的强制力,但通过家庭、亲朋、邻里、社会的舆论监督,往往促使人们入乡随俗,相互尊重。因忽视或不清楚习俗而引起沟通障碍甚至人际冲突的现象,在人际交往中并不少见。第二节社会因素方面的障碍一、贫富差距造成的障碍二、社会角色不同造成的障碍三、年龄代沟造成的障碍(一)在道德伦理、价值观念、行为表现等方面的差异(二)两代人的时代感不同(三)两代人不同的心理特征四、性别差异造成的障碍第三节心理因素方面

8、的障碍心理因素的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情绪情感和个性方面的差异。认知相似、情感相容、个性相近、行为相仿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心理条件因素。交往活动中,心理因素的障碍既常见又较难协调处理。一、认知失调造成障碍自我认知失调:——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对自身及其与外界关系的认知。——自我认知方面的障碍因素主要体现在自卑和自傲两个方面。人际关系学基本测评__心理自卑度.doc社会认知失调:——社会认知主要是指对他人的认知,包括社会知觉、印象等。——社会认知偏差主要有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