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学习体会

聚集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学习体会

ID:39220426

大小:21.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7

聚集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学习体会_第1页
聚集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学习体会_第2页
聚集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学习体会_第3页
聚集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学习体会_第4页
聚集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学习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聚集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学习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聚集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学习体会  聚集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学习体会  春意盎然,春暖花开,在这美好的季节里,Z市农村小学数学关注常态,聚集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于4月18日至20日在沂南举行。此次活动采取同课异构,同场交流的形式,共分四个课题,部分县区联小的老师与省市讲课比赛获奖者同上一节课,同场交流,共同提高,这种活动在全市小学数学发展史上尚属首次。在历时两整天的活动中,活动安排节奏紧凑,时间充实,效果高效,像春风一样注入了与会者的心田,让人徜徉,给人鼓舞,下面谈几点参加此次活动的感受。  感受一:同课异构之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三位讲课教师展现了不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感觉主要做到了四化

2、:  一、创设情景生活化。  课始,都能利用美丽的鸟岛来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主动地收集图中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去解决这些问题。老师们创设了联系生活实际、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为探究新知提供了丰富的背景,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  二、探究过程自主化。  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及时引导:这些方案可行吗?怎样列算式呢?如果让你口算你会怎么做?正是老师们一句句亲切的话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印象最深刻的是孙成美老师在引导学生解决完第一种方案之后,后两种方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答,给学生充分

3、的思考时间和宽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重视算法多样化。  在探究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然后在每个学习小组内交流方法,再向全班同学汇报,并通过还有其他算法吗?来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提倡算法的多样化。在交流中,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同时在表达交流中促进数学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让学生懂得了解决问题既可以用多种方法,又可以在众多方法中优中选优,拓宽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解决问题比较化。  这一理念在孙成美老师的课中体现非常到位,主要表现在四处,第一处是在引导学生找出23+

4、31的两种口算方法之后,把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告诉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第二处是引导找出32+39的口算方法之后,再与23+31的两种口算方法进行比较,找出进位加与不进位加的区别和需注意的事项。第三处学生自主解决完方案二和三之后,把三种方案进行对比,找出哪种方案合适?哪种方案不合适?为什么?引入了减法的学习。第四处是把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的方案与老师出示的方案进行比较,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这样通过几处简单的比较,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印象更加深刻。  感受二:同课异构之笔算乘法  纵观三节课主要体现了四个注重:  一、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师在创设情境中利用了学生熟悉的教室中的

5、图书室角、到书店购买图书等情境,学生对这些情境非常熟悉,学习兴趣一下就被激发了起来。然后在探究交流中,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就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教师在引入阶段通过现实数学情境的创设,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由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可以分解为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来计算,所以这样的设计充分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打下扎实的基础,也为学生理解算理提供了思维支撑。  三、注重对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掌握。  每位教师都非常重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在学生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及时组织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展示算法思路,明

6、确口算过程与笔算过程的算理是相同的,只是书写形式不同而已,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真正领悟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  四、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课堂教学中教师都渗透着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自己能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让学生体验到了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用合适的方法。  感受三:同课异构之小数加减法  纵观三节课主要体现了四个实:  一、课堂教学真实。  参加活动的所有课堂给人感觉就是课堂真实,课前没有预设,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等各个环节,都能看出是一节节实实在在的常态课,紧扣本次活动的主

7、题:关注常态。  二、创设情境朴实。  情境是知识的外衣,创设情境是更好地为探究知识服务的,三位教师没有受教材的束缚,而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教材中的20**年奥运会例题改为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购物情景,这样比较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三、探索交流扎实。  在引导学生探究时,教师注重前后知识的对照和联系,注重知识的迁移,在学小数加减法时先回忆整数加减法,并找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