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产业发展与布局

中国第一产业发展与布局

ID:39234754

大小:1.79 MB

页数:58页

时间:2019-06-28

中国第一产业发展与布局_第1页
中国第一产业发展与布局_第2页
中国第一产业发展与布局_第3页
中国第一产业发展与布局_第4页
中国第一产业发展与布局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第一产业发展与布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第一产业及布局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中国粮食作物生产与布局一、解放后粮食生产发展与布局变化1.粮食总产和单产大幅度提高2.人均粮食占有量上升,人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3.生产结构不断调整,粮食出现结构性短缺单一结构三元结构中国粮食产量南、北方比重变化4.“南粮北运”转变为“北粮南调”,粮食增产重心北移年份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1951--1960北方38.6南方60.41961--1970北方38.3南方61.71971--1980北方40.9南方59.11981--1990北方41南方591991--1995北方45.6南方54.

2、4讨论:“南粮北运”转变为“北粮南调”的原因?东中西三大地带典型年份粮食产量比重变化5.三大地带粮食生产增产中心明显向中部转移1999-200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二、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与布局1.水稻----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总体分布特点:南方多而集中,北方少而分散生产分布:南方稻谷集中产区长江流域稻区华南双季稻区西南高原稻区北方稻谷分散产区东北早熟粳稻区华北单季稻区西北干旱稻区2.小麦----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北方多而集中,南方少而分散。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区域。①春小麦区: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这部分地区高寒、干冷,冬小麦不

3、能越冬。栽培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②北方冬小麦区:长城以南、秦淮以北、六盘水以东,是我国最大的小麦生长消费区域。产量和播种面积约占全国2/3左右。栽培制度以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为主。③南方冬小麦区:位于秦淮以南、折多山以东,集中产区主要在秦淮以南、长江以北,其余为分散产区。由于高温多雨,小麦易生病,加之适宜水稻生长,且本区人口多以水稻为口粮,故小麦播种规模小,商品率高。3.玉米---我国发展最快的粮食作物中国的玉米带:东北---华北---西南(吉、黑、辽、冀、晋、陕、鲁、豫、川、云、贵、桂),其播种面积和产量占我国的80%以上中国商品玉米

4、的集中产区:东北地区4.大豆---“东方一宝”、“中国珍珠”年份1936195719651976198519951998产量13301005614664105013501515(万t)松辽平原----我国最大的优质商品大豆生产基地大豆三、商品粮基地建设几个概念:商品粮:进入商品流通领域的粮食。商品粮基地:以生产粮食为主,粮食商品率高,商品量大,能持续稳定向区外提供大量商品粮的粮食区域。粮食商品率=(征购量—返销农村量)/粮食总产量*100%选建商品粮基地的条件:①人均粮食占有量较多,一般应达400公斤以上,商品粮多,商品率高,20%—

5、30%以上;②生产条件好,人均耕地多,土壤肥沃,气候优越,水源丰富,高产、稳产田多;③增产潜力大的中、低产地区:荒地多,水热条件好,以较少投入便可使单产迅速提高;④交通便利。三类商品粮基地1、增产潜力大,商品率稳步提高,具有跨世纪意义的全国性商品粮基地:东北平原、黄淮平原,宁夏和新疆的灌区,以及甘肃河西走廊。2、生产水平较高,仍有增产潜力的老商品粮基地:南方各大江、河的三角洲和长江中下游湖盆平原。3、缺粮地区有增产潜力的区域性商品粮基地:我国缺粮区域主要是西南、华南和黄土高原。①粮食生产不稳定,波动较大。②粮食生产水平低,商品率低,供

6、需矛盾突出。建国以来中国人均粮食产量的变化年份195219781984199019951999200020042005人均粮食产量(千克)288301394390385404365361370③粮食品种、质量结构与需求矛盾较大。④粮食生产条件较差,发展后劲不足。⑤粮食生产比较利益差,制约商品生产规模。四、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2、对策第一、保护耕地和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放在农业政策的首位。第二、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与总产量。第三、加快粮食流通领域体制改革,合理调整粮食和农用生产

7、资料的比价,确保粮食生产效益。五、保持粮食持续发展的潜力及对策1、发展潜力①数千万公顷可恳宜农荒地。2003年宜农荒地面积3535万公顷。②通过推广间套复种,提高复种指数,可增加总播种面积潜力不低于与5%。2004年我国复种指数为145.1%.③通过开源节流,改善灌溉条件和灌溉技术,可扩大有效灌溉面积10%以上,提高产量。2004年常用耕地的有效灌溉面积为51.5%。④中、低产田较多,蕴藏巨大增产潜力。2005年我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为每公顷4642千克,比法国粮食单产低1000千克左右。第四、合理调整粮食生产结构和布局,继续强化商品粮

8、基地建设。第五、完善粮食生产配套政策,发展大服务,优化大环境,保证粮食生产有一个良好的、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第六、依托自身资源,以自给自足为主,以国际市场适量进口和调剂品种为辅。第三节中国经济作物发展与布局经济作物生产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