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发展与布局.ppt

中国产业发展与布局.ppt

ID:52037328

大小:406.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3-30

中国产业发展与布局.ppt_第1页
中国产业发展与布局.ppt_第2页
中国产业发展与布局.ppt_第3页
中国产业发展与布局.ppt_第4页
中国产业发展与布局.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产业发展与布局.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八章中国产业发展与布局第一节中国的产业结构一、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1、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产业结构(1)特征:产业增长迅速,工业尤其迅速,重工业比重大,我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农业国转变。(2)原因分析①前苏联模式的影响 ②左倾思想的禁锢 ③国际政治环境的压力 ④计划经济体制(3)产业结构效应 ①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 ③经济效益低下,资源严重浪费 ④加剧了管理体制的集权化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产业结构(1)各产业均有很大发展,但增长速度不同,二、三产业增长快于第一产业,产业以二、三产业为主原因分析

2、:①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机制②对外开放,外资大量涌入境③乡镇企业异军突起④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⑤企业规模结构调整(2)工业内部轻重工业的比例经历了一个重工业比重先下降后又回升的过程原因分析:①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对工业结构调整,重视轻工业发展②92年以后的经济过热,加大基础工业发展(3)农林牧副渔比例关系的重大变化二、中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1、第一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仍在逐步下降,农业生产率低2、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3、第三产业发展滞后4、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水平低5、产业高度低6、产业结构趋同三、中国

3、未来产业结构发展1、影响中国未来产业结构因素(1)知识经济(2)经济全球化(3)可持续发展2、中国未来产业结构发展(1)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2)促进产业高度化(3)产业组织规模化、集群化(4)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5)建立投资融资体系第二节中国的产业布局一、旧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布局1、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1)布局总体特点:自西向东、由北往南迁移(2)产业布局①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早中期,以农耕和牧业生产为主②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开始在中国萌芽2、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1)布局的总体特点:产业分布的极不平衡性(2)

4、产业布局①东部沿海地带:集中了现代化工业、现代化交通运输业、高度农业商品化区域。②西部地区:基本仍停留在原始的自然经济阶段,只有在有铁路伸入和大型水运干线的地方,才出现个别的工矿点或局部的农业商品化地域。(3)原因分析①经济发展的迟缓性②经济发展的对外依赖性③经济结构的片面性二、新中国产业布局的演变1、50年代沿海地区建设时期(1)布局的总体特点:充分利用沿海地区的产业发展基础,逐步把产业布局向西推移。(2)产业布局:①沿海改造与建设东北及上海老工业基地②内地的产业布局:建设成渝、天兰等铁路、建设华北、华中工业基地

5、(3)布局效果:我国产业布局方面有划时代的意义,既考虑了老工业基地合理利用,又建设新的工业基地;正确处理了沿海与内地的关系。2、60—70年代前半期大规模三线建设时期(1)布局的总体特点:适应战备需要,产业布局的重点三线地区。(2)产业布局①向西部地区增加投资②开发江南地区的煤炭③东部大庆、胜利、大港、辽河、吉林油田建设与石化工业发展④交通建设:兰新线、宝成线、包兰等铁路(3)布局评价①意义:客观上推动生产力由沿海向内地转移,平衡生产力布局;促进了内地的工业发展。②不利的方面:抑制和延缓了东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违背

6、生产布局规律,布局上实施“山、散、洞”;没有处理好沿海与内地建设的关系。3、80—90年代沿海产业带的建设(1)产业布局的特点:改革开放,重点发展沿海产业带(2)沿海产业带建设:沿海岸带几十公里的范围,作为投资重点,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沿海14个城市对外开放。(3)产业布局的理论依据:三个梯度理论4、90年代以后“T”字型产业布局格局的形成(1)产业布局特点:由重视沿海建设的南北布局,逐步向西拓展,形成“T”字型的产业布局格局(2)长江发展轴的开发建设(3)理论依据:点轴开发理论5、面向新世纪西部大开发(1)西部大开

7、发的意义①经济差距越来越大②少数民族聚居地,发展当地经济力与社会稳定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利于东部发展(2)西部大开发内容①基础设施建设②生态环境建设③资源开发三、未来的经济布局1、总体构思:由点轴向网络方向发展2、经济核心区布局(1)国家级的经济核心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首都经济核心区(2)大区级的经济核心区:沈大、武汉、成渝、关中经济核心区(3)省际经济核心区(4)省级经济核心区3、经济发展轴线(1)一级轴:沿海轴、沿江轴(2)二级轴线:京广、陇海—兰新、京九轴、南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广州)武汉经济区沈大

8、经济区昆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上海)首都经济区(京津)福厦郑州济青哈尔滨成渝经济区关中经济区北部湾商九南昌衡连徐西宁兰州格拉萨石长沙长春太原呼市乌市银川贵阳海口合肥洛宜一级二级三级中国经济(区域)布局网络示意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