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觉失调的家庭训练法

本体觉失调的家庭训练法

ID:39236759

大小:17.3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8

本体觉失调的家庭训练法_第1页
本体觉失调的家庭训练法_第2页
本体觉失调的家庭训练法_第3页
本体觉失调的家庭训练法_第4页
本体觉失调的家庭训练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本体觉失调的家庭训练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本体觉失调的家庭训练法所谓「本体觉」简单的说,是运用及整合来自肌肉、关节、骨骼等较为深层组织的感觉;本体觉可以帮助孩子进行模仿、执行、协调肢体动作等活动,藉由使用本体觉得以学习构音、表达需求、人际沟通,依照顺序、游刃有余的解开衣服扣子、穿脱衣裤、拆卸与组合玩具。  缺少良好本体感觉的孩子,容易被误认为是动作慢吞吞、粗手粗脚、故意破坏、有意捣蛋,当然这样的孩子在从事握笔着色、写字等活动也将会是一件苦不堪言的活动,不但会有速度慢、容易累,连一鼓作气完成作业的能力(注意力)都有状况;因此,完成纸笔作业对这样的孩子来说,真的是件苦差事。家长们

2、也会发现有这类问题的孩子喜欢从事偏静态的活动,例如阅读、自己玩、天马行空的思考、高谈阔论等,却容易有眼高手低、说的比实际做的好的特质。本体觉的处理能力会协助孩子在探索过程中,控制肢体或动作的前后顺序、力道大小、速度快慢,不但对控制自己的动作有信心,并且据此发展出适当的自信心或是自尊心,因此影响孩子可以对所处的物理环境、人际互动协调产生信心,也会对高度平稳的情绪扮演举足轻重的影响。以下针对本体觉系统失调的孩子,在家即可完成的活动:活动1:拍球●预备动作:准备一颗适合孩子的球(球的硬度、大小要适中。学龄前以海滩球、广告用气球为宜;学龄后则

3、以排球、篮球为宜)。●动作开始:让孩子以站姿或坐姿,双手同时拍球。●活动目标 (一)训练孩子控制肩膀往上抬高的力量、手眼协调、平衡能力与注意力的调整。可以先用线将气球固定在一定高度,并且让气球不会因为力道控制不佳而到处飘,进而造成孩子过多挫折感而拒绝继续参与活动。可以在徒手的情况下,使用单手、双手,直接将气球往上拍。或是增加不同重量、不同握把的变化,如使用兵乓球拍、羽毛球拍,或是安全考虑下用报纸卷成的球棒状拍打气球。附带一提的是:愈是年纪小、注意力短、反应速度慢的孩子,愈是需要家长陪伴一同进行活动,才能协助孩子更有效发展对本体觉讯息的

4、掌握。 (二)增加注意力、肢体协调与人际互动。可以与孩子一起进行互相丢接气球、手球、篮球的活动,当孩子可以掌握球感而不容易中断与大人的互动时,表示他掌握自己的本体觉有明显进步,可以考虑进行个别化球类活动。如往墙壁、往篮框投掷,或是徒手使用单手、双手,直接将球往地板连续拍(愈能连续拍球不中断注意力愈佳)。可以使用不同握把的变化,如乒乓球拍、羽毛球拍、用报纸卷成的球棒状连续将气球往上拍。 (三)为了让孩子的自信心、调适能力更具弹性,可以采定点坐着或站着进行活动,也可以规定沿着直线或是S形路线连续拍球,增加活动困难度,进而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5、制定球类游戏规则,有输赢的结果也是很重要的,这样一来可以借机培养孩子有光明磊落的「胜不骄、败不馁」运动家精神,也是亲子互动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活动2:蜘蛛人●预备动作:脸朝下,双手撑地板。●动作开始:请孩子双脚慢慢往上爬墙,注意安全,不要过度要求速度与高度。●活动目标:注意孩子的双手手肘处,不是刻意卡死,否则反而是容易对孩子的手肘关节造成伤害。●类似活动: (1)做好安全措施(将软垫铺在地板上),利用门框,好像蜘蛛人一样,同侧手脚同时用力往上爬。 (2)利用两张同高的桌子或是椅背,双手握住椅背将身体往上撑高,双脚要离开地面,撑久些效果较

6、好,但是须依照孩子耐性,不要过度要求,以免造成孩子的情绪发生。活动3:请你跟我这样做●预备动作:家长和小朋友面对面坐着或任何姿势,请孩子跟你一样的动作。●动作开始:请孩子不要用眼睛看自己身体的动作,眼睛直视前方,然后做出与你一模一样的动作。●活动目标:动作的内容以简单为主,例如手摸同侧耳朵、手碰同侧膝盖等,再来跨到另一侧,慢慢的可以做一些连续性动作,手放置于身旁两侧,2-5指做出连续碰触大拇指动作。如果孩子可以模仿双手前后、左右、上下交叉动作,可以请孩子依指令完成动作,这样可以训练孩子听知觉的能力,进而改善看听觉、视觉与手眼等肢体的协

7、调能力。活动4:滑雪送货物●预备动作:让孩子两只脚分别踩在两个巧拼垫上,慢慢的可以改成薄度较薄的A4大小的厚纸板(纸张的厚薄可以随孩子的能力进行调整,甚至可以使用A4影印纸)。●动作开始:请孩子脚不能离开纸张,两只脚慢慢的向前滑行,运送各式各样的货物(例如小球、沙包、小车车等)。●活动目标:这个活动中可以观察孩子用力的状况,尤其纸张越来越薄,孩子的力量如果过大,就会有纸张破裂的状况发生。孩子要连续向前滑行,所以可以观察出孩子连续执行活动的能力,孩子如果过于心急或是双手协调能力较差,不仅会出现重心不稳、跌倒现象,也有可能会双脚离开垫子、

8、纸张的状况。另外,孩子如果无法顺利区分执行活动所需要的肌肉,也有可能有全身都在出力的现象,例如,拿着货物的双手过于用力;再来孩子一开始活动不知如何顺利进行,也可能一下子就抱怨很累,想要停止活动,这时就适时让孩子休息。以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