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与节庆文化

旅游与节庆文化

ID:39270161

大小:2.70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6-29

旅游与节庆文化_第1页
旅游与节庆文化_第2页
旅游与节庆文化_第3页
旅游与节庆文化_第4页
旅游与节庆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旅游与节庆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旅游与节庆文化第一节中国传统节庆与旅游第二节中国传统节庆的类型及特征第三节中国传统节庆的文化内涵第一节中国传统节庆与旅游一中国传统节庆的产生和发展节庆:是人类社会一个非常独特的社会现象。它是人类文明发展史长期积淀形成的一块活化石,又是一定社会从基础到意识诸种形态反映投射的多棱镜。(一)起源先秦:原始崇拜和农业祭祀(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真正的文化实体开始产生,许多文化习俗的内容被官方或准官方以礼的形式规定下来,为后来的节日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二)初步定型西汉时期:奠定了传统节日的基本形态(三)第一次

2、整合魏晋南北朝:1以佛教文化为内容的节日从此渗透到民间,并与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相符合2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内容渗入传统节日中,增加节日活动的内容与内涵3士大夫的消闲文化下移民间,成为节日活动不可缺少的内容(四)第二次整合唐宋:1与唐不同官方文化市民文化,两股文化构成有宋一代文化发展的主流,这对节日文化的整合无不产生重大影响。2唐宋时期对传统节日的整合主要体现为注入娱乐和礼仪的文化元素,而娱乐的元素在节日中占主要地位(五)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现代:1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习俗,仍在民间广泛沿袭,并赋予它新的

3、形势2西方节日悄然传入中国,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圣诞节等一些西方节日为中国人表达情感提供了新的方式,在大中城市的年轻人中尤为流行二中国传统节庆对旅游活动的影响(一)节庆活动提升了城市旅游形象(二)节庆活动丰富了城市旅游内容(三)节庆活动促进了旅游设施建设(四)节庆活动影响了旅游业发展模式(五)节庆活动带动了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第二节中国传统节庆的类型与特征一中国传统节庆的类型按节庆的性质(目的)分为(一)农事生产类节庆立春节的“鞭打春牛”和张贴“春牛图”冬至节“九九消寒图”、春龙节“二月二,龙抬头”、

4、添仓节的“打囤添仓”、春龙节的“引龙兴雨”分龙节的“分龙彩雨”以及七夕节的“赛巧会”(二)宗教祭祀类节庆在我国各民族民俗节日中,以宗教祭祀为主要内容的节日最多。汉族:年节、清明节、中元节、中和节中秋节、浴佛节、冬至节西北少数民族:“开斋节”、“宰牲节”藏族:“传大召”、“传小召”、“燃灯”赫哲族:“跳鹿神”达斡尔族:“依尔登”(萨满的祭礼)鄂伦春族:“祭月亮”、“祭北斗星”、“送火神”(三)驱邪祛病类节庆节挂桃符、请门神、元宵节“度厄”,春龙节“照百虫”、清明戴柳、端午节插艾、戴五彩线、喝雄黄酒,重阳节

5、插茱萸、饮菊花酒、各节洒扫庭除(四)纪念类节庆寒食节的禁火与寒食端午节龙舟竞渡、食粽子中秋节食月饼腊八节食腊八粥,藏族雪顿节的藏戏演出锡伯族杜因拜专扎坤节的“念说”、“贝伦舞”及射箭”壮族歌墟节的“欢龙洞”、“欢窝敢(五)喜庆类节庆汉族的年节我国的其他民族如蒙古族、满族、藏族、塔吉克族、苗族以及达斡尔族、纳西族、高山族、侗族等以喜庆丰收、迎接新岁为主题的年节(六)社交娱乐类节庆大理白族:“绕山林”苗族的:“踩花山”仫佬族:“走坡”彝族:“插花会”甘肃回、汉、东乡等族聚居地区:“花儿会”蒙古族:“那达慕”

6、汉族:清明踏青、重阳登高以及猜灯谜、“走月亮”、放风筝二中国传统节庆的特征(一)周期性——首要特征周期性:指传统节庆文化具有定时定期的特性。1从起源的角度看,传统节庆周期性异常明显2传统节庆是以年为单位而轮回的,由此形成了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周期性特征(二)民族性 (三)群众性家庭圈子内:年节的“合家欢”宴、中秋的拜月仪式、端午食粽、重阳踏青大规模群众性集会:元宵观灯、端午赛龙舟、年节庙会(四)地域性1各个民族因历史的文化的原因而各有其相对集中的聚居地,从而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与此同时,

7、各民族的节庆文化又是千差万别、各具特色。如此,这两大特点相互结合,相得而益彰,使传统节庆文化的地域性特点表现地淋漓尽致。2在广大汉族人群之中,由于南北东西地理环境、社会背景、文化渊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节庆文化也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如同为年节,北方冰城哈尔滨有五彩缤纷的冰灯迎新,而南国广州则用姹紫嫣红的花市接春;同样是端午节,南方水乡有龙舟竞渡,北方平原则只有角粽飘香,等等。(五)综合性1传统节庆文化的综合性,亦称复合性,是指传统节庆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十分浓郁的包容和涵盖特性。2从传统节

8、庆的民俗活动内容和形式来看,其中包括容纳了文学艺术、服饰、礼仪、饮食、宗教、哲学以及娱乐方式、体育项目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广泛内容,而决非单一的文化内涵。3时至今日,传统节庆文化已日益成为民俗学、文化学、人类学、历史学、旅游学、经济学、民族学等多学科所共同关心的课题。可以说,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传统节庆文化的综合性特征。(一)传承性 (二)变异性一般说来,文化的传承性是相对的,而变异性是绝对的,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和进行着。传统节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