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涯设计——德性修养篇

大学生涯设计——德性修养篇

ID:39321330

大小:1.81 MB

页数:55页

时间:2019-06-30

大学生涯设计——德性修养篇_第1页
大学生涯设计——德性修养篇_第2页
大学生涯设计——德性修养篇_第3页
大学生涯设计——德性修养篇_第4页
大学生涯设计——德性修养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涯设计——德性修养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德性修养《大学生涯导论》辅导(一)绪论步入大学就意味着我们开启了新的人生。生物学层面的个体生命——文化学层面的主体角色——自由的精神境域——拓展一方精神家园一、德性修养的内涵大学是人的社会化进程急速发展的阶段,是我们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我们修炼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时期。大学生活的主题——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德性修养是重要的一个环节——终身践行。(二)德性与道德的涵义【德性】“德性”可分解为:道德,品性两层含义。何谓道德?道德是由道与德两个并列的词组成。道德一词由来已久,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的著作中就出现了“道德”这个词语。“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则;“德”:表示对

2、“道”认识之后,按照它的规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道德的含义: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道德是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我们通常讲的道德是指人们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道德总是扬善抑恶的。(三)品性的涵义何谓品性?品性:顾名思义品质、性格。人的品性,是指人的性格修养、道德品质水平。人性的光华:正直、诚实、善良、谦逊、关爱、坚韧等等;人性的缺失:撒谎、欺骗、嫉妒、诽谤等等。(四)德性的实质和价值:德性实质上就是追寻美满人生的一连串不间断的活动,是塑造人格、升华人性、提升生活品格和人生境界。培养德性:着眼点

3、是个人品性的培养,或人的精神的提升活动。从内在层面上看,德性和内心平和,邪恶和内心紊乱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就社会整体而言,德性始终是一种桥梁,造就社会和谐与秩序。从内在层面来看,德性是心灵秩序的看护者和维系者;从社会层面来看,德性的力量在于使人自觉履行社会的责任,协调个人与社会利益、人与自然的关系。涵义分解:指道家的修炼养性;指培养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或求取学识品德之充实完美;指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指思想、理论、知识、艺术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学习,仿效(孙中山《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权利篇》:“胥一国之人,皆以忍耐谦让为美德,争相模效修养之,日无暇刻,岂不痛哉!”)(五

4、)【修养】的涵义从广义看,是指人们政治、道德、学术以至技艺等方面进行的勤奋学习和涵养锻炼的功夫,以及经过长期努力达到的一种能力或思想品质;从狭义看,“修养”通常是指思想品德修养。以人的政治态度、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为基本内容的。修养的本质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修养指人的修为和涵养,与人的性格、心理、道德、文化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即人的综合素质的展现。修养的基础是内心对话,通过灵魂的最纯洁的宁静而达到最高修养的手段。源静则流清,本固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修养涵义分解:指道家的修炼养性;指培养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或求取学识品德之充实完美;指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

5、;指思想、理论、知识、艺术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学习,仿效(孙中山《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权利篇》:“胥一国之人,皆以忍耐谦让为美德,争相模效修养之,日无暇刻,岂不痛哉!”);德性修养决定了你的人生二、大学生注重德性修养的重要性人之为人的根本 成为社会人的必须步骤 人性光辉的源泉人之为人的根本“人是城邦的动物”——亚里士多德“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脚直立的动物”——柏拉图“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荀子杨朱曰: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钱逊先生亦说:“人有礼义,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也是人所以‘最为天下贵’的根本。没有了礼义,人就不成其为人,同于禽兽了。成为社会人的

6、必须步骤人的本质:社会人张良纳履的故事孔融让梨的故事“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人性光辉的源泉大三学生兼职挣3万资助18儿童让感恩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谭之平力建学子挺身勇救落水女谱写舍己救人英雄赞歌8·24黑龙江伊春坠机事故——“先让孩子出去”8·23菲律宾劫持香港游客事件——14岁女孩用身躯替兄长挡子弹三、古今中外之德性修养观(一)德性修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的精髓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对德性修养内容的阐释2、中国传统修养观念3、中华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二)世界人类文明中人之德性修养观1、世界文明中人的德性的内容2、世界文明中人之德性修养的现代意义(一)德性修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

7、化的的精髓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对德性修养内容的阐释(1)克己奉公、精忠爱国的爱国主义传统教育。 纵观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主线贯穿始终,即公忠原则。“夙夜在公”(《诗经》)“以公灭私民其允怀”(《书经·周官》)“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贾谊《治安策》)(一)德性修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的精髓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对德性修养内容的阐释(2)博施仁爱、推己及人的仁爱传统教育。“仁”的基本涵义为“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