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技能(答案)

教育教学技能(答案)

ID:39497390

大小:139.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7-04

教育教学技能(答案)_第1页
教育教学技能(答案)_第2页
教育教学技能(答案)_第3页
教育教学技能(答案)_第4页
教育教学技能(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技能(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广东省中小学代课教师转公办教师招录考试教育教学技能考试大纲(附答案)(小学教师版)广东省教育考试院2008年11月23第一部分教育技能(答案)一、小学教师的教育素养(一)考核知识点☞ 1.我国的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泛指社会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可规定。狭义的教育目的指社会各级各类教育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与要求。☞ 2.小学教育的性质和作用:作用: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一是决定于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基础地位,二是决定于小学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启蒙作用。☞ 3.教师的角色和素质修养:教师的角色:①教师的“教员”角色。②教师的“

2、领导者”角色。③教师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④教师的“心理医生”角色。⑤教师的“青少年的朋友”角色。⑥教师的“榜样”角色。⑦教师的“研究者”角色。⑧教师的“学校管理者”角色。素质修养:1文化素质。2、教育素质。3、职业素质。☞ 4.小学的师生关系:1、民主平等2、尊师爱生。3、心理相容。4、教学相长。(二)考核要求1.识记☞(1)教育目的: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打捞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答: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

3、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他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2)义务教育:答: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的,强制,免费和普通的国民基础教育。☞(3)年龄特征:1、模仿2、老师讲的都是对的。3、非常喜欢被表扬(1、观察好奇2、注意力分散发、3、富于形象记忆4、23富于形象思维5、情感化,观念模糊6、自我意识差师生关系:1、民主平等2、尊师

4、爱生。3、心理相容。4、教学相长。☞(4)教师角色:①教师的“教员”角色。②教师的“领导者”角色。③教师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④教师的“心理医生”角色。⑤教师的“青少年的朋友”角色。⑥教师的“榜样”角色。⑦教师的“研究者”角色。⑧教师的“学校管理者”角色。☞(5)教师资格:答:凡自愿从事教师职业,经过权威机构审定,具备国家规定的教师条件可标准,并取得国家认可的教师资格证书者,就可以认定他具有“教师资格”。教师资格审定制度的建立是教育和教师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的表现,也是教师地位和待遇提高、教师职业的社会竞争力增强的表现。2.领会☞(1)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的区别

5、和联系:答:1.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而教育目标则是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学校教育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甚至可以是每一个具体教育活动的具体目标。教育目的必须集中反映时代、社会和个体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的体现,具有一定的终极性;教育目标则是教育活动的具体努力方向,因学校与专业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因教育阶段、对象的不同而不同,也因课程的不同而不同。也就是说,具体教育目标的制定既要考虑教育目的的总要求,又要考虑具体学校教育的任务和特点,考虑特定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和知识水平。任何终极性的教育目的都必须转化为一系列具体的教育目标才能避免

6、流于空泛;而若每一个具体的教育目标不与其他平行的教育目标以及其上位教育目标一起联系起来,并且最终与教育目的相联系,则一个个具体的教育目标也会因失去整体性而流于琐碎,失去其意义和存在的价值。英国教育哲学家皮特思曾经认为,教育理论上许多有关教育目的的论争其实不是目的之争,而是“程序原理”之争。细究起来,思想家们那些抽象的终极目的往往“大同小异”,不同之处实际上只在于实现这些目的的程序和方法。因此,教育家们真正应当关切的是如何达成教育目的的“程序原理”。在这里,我们不妨可以认为:注意教育目的在教育目标上的落实是重要的“程序原理”之一。当然,这决不意味着教育目标可以取代教育目的。

7、232.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但是由于教育方针往往是一个国家教育工作总的要求,所以它还要特别反映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性质、总的指导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总方向等要素。同时,教育方针具有政策的规定性,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必须贯彻的强制性。其反映的教育目的也当然具有某些规定性或强制性。这与教育理论和实践所要不断进行客观探讨的教育目的也有很大的不同。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英国教育学家约翰?怀特在谈到形形色色的教育目的之后说:“除非教育工作者对这些教育目的一清二楚,否则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肯定会受损失。”☞(2)小学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