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ID:39538568

大小:313.0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7-05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_第1页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_第2页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_第3页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_第4页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本章讲课的主要内容第一节存款货币的创造第二节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第三节对现代货币供给形成机制的总体评价学习目标: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你应该掌握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掌握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掌握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基础货币、货币乘数等重要概念。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支票出现后,经济行为出现新的特点,使银行认识到:铸币的需要,相对于存款额来说,只是其一部分,而且比例关系相对稳定。只要按存款的一定百分比保持铸币库存即可应付顾客对于铸币的需要。各个银行保存铸币的需要归结为二:一是客户从存款中提取铸币;二是结清支票结算中应收应付的差额。

2、第一节存款货币的创造举例说明⑴设A银行吸收到客户存入10000元铸币;根据经验,保存相当于存款额20%的铸币即足以应付日常提取铸币需要。那么,A银行即可把8000元铸币贷给乙。A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举例说明⑵乙将8000元铸币支付给丙,丙把铸币存入自己的往来银行B,按照同样的考虑,B银行留下20%的铸币即1600元,其余6400元铸币贷给客户丁。这时,B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举例说明⑶如此类推,从银行A开始至银行B,银行C,…,银行N,持续地存款贷款,贷款存款,则产生这样的结果:举例说明4.从表可知,当银行根据经验按存款的一定比例

3、——假设是20%——保存铸币库存时,10000元铸币的存款,可使有关银行共贷出40000元贷款和吸收包括最初10000元存款在内的50000元存款。从先后顺序来说,10000元是最初的存款,40000元是由于有了最初的存款才产生的。因此,把最初的存款称为“原始存款”,把在此基础上扩大的存款称为“派生存款”。举例说明5.这里有:⑴原始存款R、⑵贷款总额L、⑶经过派生后的存款总额(包括原始存款)D、⑷必要的铸币库存对存款的比率r,这四者的关系可表示:6.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出现了派生存款,其核心意义即在于存款货币的创造。就上面的例子来说,原来

4、流通中有10000元铸币为各种支付服务。现在,银行则为经济创造了40000元的存款货币,即为流通服务的货币已增至50000元。现代金融体制下的存款货币创造“原始存款”的来源??“原始存款”?来源可以是存款货币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可以是客户收到一张中央银行的支票——比如由国库开出的拨款支票——并委托自己的往来银行收款;也可能是客户向存款货币银行出售外汇并形成存款,等等。必须来自存款货币银行体系之外!举例说明⑴假设A银行的客户甲收到一张中央银行的支票,金额为10000元;客户甲委托A银行收款。从而A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增加10000元,

5、而甲在A银行账户上的存款等额增加10000元。举例说明⑵A银行吸收了存款,从而有条件贷款。设法定准备率仍为20%,则A银行针对吸收的这笔存款的法定准备金不得低于2000元。如果A银行向客户乙提供贷款,按最高可贷数额是8000元,则A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举例说明⑶当乙向B银行的客户丙用支票支付8000元,而丙委托B银行收款后,A银行、B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举例说明⑷B银行在中央银行有了8000元的准备存款,按照20%的法定准备率,则它的最高可贷数额为6400元。向客户丁贷出6400元后,则B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举例说明⑸当B银

6、行的客户丁向C银行的客户戊用支票支付6400元的应付款,而客户戊委托C银行收款后,B银行、C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举例说明⑹C银行在中央银行有了6400元的准备存款,按照20%的法定准备率,则它的最高可贷数额不得超过5120元。如向客户贷出,则C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举例说明⑺当C银行的客户己向D银行的客户庚用支票支付6400元的应付款,而客户庚委托D银行收款后,C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举例说明⑻如此类推,存款的派生过程如下表:举例说明⑼存款货币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举例说明以ΔR表示原始存款或准备存款的初始增加额,rd表示

7、法定存款准备率,则三者关系式如下:存款货币创造的必要前提条件1.各个银行对于自己所吸收的存款只需保留一定比例的准备金;2.银行清算体系的形成。存款货币创造的乘数银行存款货币创造机制所决定的存款总额,其最大扩张倍数称为派生倍数,也称为派生乘数。它是法定准备率的倒数。若以K代表;则如下式:注意:这里的K值只是原始存款能够扩大的最大倍数,实际过程的扩张倍数往往达不到这个值。扩展的存款货币创造模型和创造乘数仍设D为活期存款量的增额,rd为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再假定T为定期存款量的增额,rt为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R为总准备存款的增额,且

8、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比为t(T/D);c代表现金漏损率;超额准备金与活期存款总额的比,称为超额准备金率,以e代表。R=D·rd+t·rt·D+c·D+e·D=D(rd+t·rt+c+e)思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