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大院安全技术防范立项报告

李家大院安全技术防范立项报告

ID:39539504

大小:6.09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7-05

李家大院安全技术防范立项报告_第1页
李家大院安全技术防范立项报告_第2页
李家大院安全技术防范立项报告_第3页
李家大院安全技术防范立项报告_第4页
李家大院安全技术防范立项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家大院安全技术防范立项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编号:2013-43-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祁阳龙溪李家大院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立项报告编制单位:祁阳县浯溪文物管理处(盖章)申报单位:湖南省文物局(盖章)2013年7月10日-18-目录1.文物保护单位基本信息………………………………………………32.项目概况………………………………………………………………53.项目实施的必要性…………………………………………………………………094.项目实施的可行性…………………………………………………………………105.项目实施计划………………………………………………………………………116.经费估算………………………………………………………………………

2、………127.附件………………………………………………………………………………13-18-1.文物保护单位基本信息文物保护单位名称祁阳县龙溪李家大院公布批次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在地湖南省(自治区、市)祁阳县(市)潘市镇(乡、街道)龙溪村使用管理单位祁阳县浯溪文物管理处上级主管部门永州市文物管理处文物保护单位简介龙溪李家大院坐落于象牙山麓,其势依山递次而降,西高东低。所有房屋布置在三个水平的台级上,给人以居高临下、傲视旷野之感,实际上加强了大院的整体气势和排水泄洪功能。整体村院占地60余亩,现存古建筑面积达11098平方米,规模庞大,气势恢宏。计有正屋三栋,横屋36栋,大厅36间,房屋

3、360余间,游亭17座,另有花厅、仓廪、宗祠等。如此众多的建筑却布局有律,排列有序,看上去整齐统一,并无错杂纷乱之感。在大院的整体布局上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而在建筑的具体规划中,又反映了轴线对称、向中呼应的传统观念和哲理思维。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短。上、下院正屋处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分列于一条宽敞的青石板村主干道的两旁。正屋坐西朝东,背山面水,均为三进三开间,各开设两个长方形天井。天井南北两端,有回廊和厢房。众多的横屋,按照它们的先后构筑顺序,依次在上、下院两栋正屋的两边沿着两条南北走向的轴线,对称有序地排列,分别朝南北两个方向向外延展。所有横屋都是南北坐向,面朝着上、下院两座正屋

4、。横屋的36个厅堂分别落在两条轴线上,形成南北纵深,因了山麓地势的原因。每一排横屋处于高低不同的平台上,它们之间的巷道就有了上下的落差而以台阶踏步相连接,加上每栋建筑主体承重山墙飞檐翘角的外观造型,从而使整个原本凝固的建筑大院具有了起伏跌宕、展翅欲飞的动感。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工作沿革建置沿革龙溪,相传是藏虎卧龙之地,钟灵毓秀,地灵人杰,物华天宝,古村以溪名。玲珑剔透的涧溪,清莹秀澈,是否吸引来了神灵的龙?优美古老的传说自是难以考证,亦无须妄自揣测,但要说起龙溪古村是一个以李家大院古民居群为主体特色地道的古老村落,并非浪得虚名,因为它确是有充足而清晰的历史依据。如今,龙溪古村保存了明、清两代遗传

5、下来的三种木刻版本的《龙溪李氏宗谱》。与象牙山东西呼应、隔狭谷相望的一座青峰叠翠,郁郁葱葱的山峦,古称“美女赛羞”。这里是李氏祖山,山腰至山麓,古来就辟作了李氏一族的祖墓之地。这里是他们历代先人归天后安息的千年福地。在十分醒目的突兀岗地上,赫然坐落着他们的开山始祖李文敬夫妇的阴宅墓坟。这座祖先合葬墓前,竖立着两块因年代久远而石质风化严重,字迹刻痕斑驳的墓碑。龙溪“李氏宗祠”的祖先神堂里,保存了有数百年历史的精雕细琢威严肃穆的木质神龛,李文敬及其膝下两个儿子应聪、应伦的塑像位居中央,以下排列着李氏列祖列宗的灵牌神位,其上清清楚楚地刻写着他们的姓名与生卒年月。根据上述谱志、墓碑、灵牌等历史文字记

6、载,人们通过其相互印证、综合考证,可以清楚地看到李氏宗族在龙溪这块风水宝地上开创基业与家族发展的历史轨迹,进而由人及物,得知李家大院始建与拓展的历史沿革情况:-18-这座古老的李家民居大院始建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为李氏迁移始祖李文敬公所始创。据龙溪《李氏宗谱》记载:早在元末明初之际,李文敬的五代祖公名叫李思立。迫于兵乱与灾荒之难,他携家带口,从江西迁来湖南祁阳。由于家境贫寒,又几代景况不济,一百多年来,几番迁徙,一直居无定所,延至六代孙李文敬,聪明能干,耕贸相长,尤以买卖木材生意兴隆,家运亨通而富甲一方。他致富不忘发家,便相卜山水吉地,大兴土木,构建宅院,定居于象牙山下,龙溪水畔。

7、李文敬于明弘治年间,初建成老屋院,构成一正两横四合院格局,至其子应聪、应伦分别生下四、五子,共九房,于是,树大分枝,家业发达。至明天启六年(1626年),李应伦的儿子李朝珪、李朝璠又分别鼎建成上、下两院,与老屋院南北对应而立。之后,经万历至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各朝,历350年间李氏祖孙十三代人的陆续拓展营建,终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形成了占地三万六千平方米,建筑一万五千平方米,由老屋院、上、下院、吊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