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会考)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会考)

ID:39621199

大小:9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07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会考)_第1页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会考)_第2页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会考)_第3页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会考)_第4页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会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会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的起源P4(1)哲学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生活和实践活动(2)哲学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的功能P6(1)哲学是热爱智慧和追求智慧的学问。(2)哲学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哲学的概念从世界观的角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P7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以及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从方法论角度: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P8从具体科学角度: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总结和反思的学问。P8-9①具体科学是哲

2、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第二课百舸急流的思想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P102、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问题P10-11(1)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观点被称为可知论;否认人们认识世界或彻底改造世界的可能性的观点被成为不可知论。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P1

3、2(1)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2)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P12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P13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一、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P16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10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

4、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P17A、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B、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二、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P18-20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基础: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P20-21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

5、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P22-2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辩证唯物论: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P28-29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6、2、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P29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P31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  (3)离开运动谈物质和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  4、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P32  (1)区别: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2)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

7、否认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P33-34 (1)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3)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但10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并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