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建设学习型社会

综合探究:建设学习型社会

ID:39631394

大小:321.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7-07

综合探究:建设学习型社会_第1页
综合探究:建设学习型社会_第2页
综合探究:建设学习型社会_第3页
综合探究:建设学习型社会_第4页
综合探究:建设学习型社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综合探究:建设学习型社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综合探究建设“学习型社会”一、什么是“学习型社会”?二、为什么要建设“学习型社会”?三、怎样建设“学习型社会”?四、建设学习型社会对文化传承的意义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提出概况2001年5月,江泽民同志代表中国政府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口号,得到社会各界的响应。之后,一个创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的活动便在神州大地蓬勃兴起。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当讲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发展目标时,明确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在《关于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提出: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地位,保障教育公平,构建健全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全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全民学习,就是人人都有便捷的学习条件、强烈的学习愿望和自觉的学习行为,学习、工作、生活相交融。终身学习,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成为人们实际生活的“第一需要”,伴随人的一生。就象坐标上的两个数轴,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从两个维度标示了人们的学习与其生存、发展的关系。“学习型社会”的特点(1)人人都是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时,处处是学习之所,事事是学习之机(2)只有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

3、要(3)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为学习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人们需要学会利用现代传播技术进行学习建立学习型社会,就是要使每个人都能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才智得到充分展示,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建立学习型社会的目的:“知识”发展预测据说,今天一个人一年的信息接受量相当于17世纪英国一个农场主17年阅读量的总和。今天知识淘汰的速度正在逐渐加快,一个人如果不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将很快就会被淘汰。有专家预测:2020年的知识总量将是现在的3至4倍;而到2050年,目前的知识总量只占届时知识总量的1%。因此,在农业经济时代,只要7-14岁接受教育,就能满足日后一生

4、工作生涯的需求;工业经济时代,求学时间需延长为5-22岁;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的今天,人类惟有把12年制的学校教育延长为“80年制”的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建立“学习型社会”,已被确立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一方面人类知识的总量激增,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爆炸”使人们不能不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学习方式的改进,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手段。因此,促进社会的学习资源、文化资源、教育资源的整合,建立学习型社会,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也意味着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立学习型

5、社会的内在要求。只有搭建起教育信息化和终身教育的平台,使每个公民都可以随时随地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教育,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才能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教育信息化是指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终身教育(或称终身学习)是发端、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并在80年代后开始在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付诸实践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潮,是指教育系统为个人提供一生参与有组织的学习机会,使其进行不断学习、提高素质、以

6、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经历了十几年的努力,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首先,在资源建设方面,开发了基础教育资源库、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库、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库、职业教育资源建设基地等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初步形成了资源建设的有效机制。其中数字图书馆、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走在国际前列。并且移动教育的逐步启动,也大大地扩大了教育的范围,因为中国的手机用户要远远大于在线上网的人数。其次,在建设标准方面,构筑了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CELTS,推出40余项标准,启动了标准化测评认证,为异构系统互连互通和资源整合共享提供了可能。再次,在人才培养方面,开设了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和信息

7、技术课程,对计算机相关专业进行教学改革。日前建有示范性软件学院35所、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35所、国家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应用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180个,还有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总体目标是:2010年,要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包括要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解决现阶段出现的矛盾与问题;资源整合与应用集成水平要有明显提高。2020年,真正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