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公考申论历年试题特点与命题趋势分析

山东公考申论历年试题特点与命题趋势分析

ID:39640120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8

山东公考申论历年试题特点与命题趋势分析_第1页
山东公考申论历年试题特点与命题趋势分析_第2页
山东公考申论历年试题特点与命题趋势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山东公考申论历年试题特点与命题趋势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东公考申论历年试题特点与命题趋势分析2012-03-0515:34:00   作者:刘培培  来源:中公教育  关键词:申论试题历年试题命题形式申论考试公务员考试 [提要]理论性较强的题材对考生而言难度更大,要求考生对于问题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了解”层面,而需要深入挖掘和分析 (3)非敏感性公务员考试万众瞩目,申论题材有多设计动态性时事话题,题材的方方面面、没一个细节都会被全社会评头论足。  山东省2012年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时间定于2012年3月24日,为了帮助考生全面掌握省考信息,深入了解省考的出题情况及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把握备考方向、提高备考效率,中公教育专家为考

2、生梳理了2006—2011年山东省考真题特点供大家参考。  一、题材的选择  1.山东申论材料题材的发展  山东申论的题材从选择范围来看,始终没有超出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为: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文化方面、社会方面、生态方面。  【分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社会方面一直以来都是山东题材选择的热门,6年内共出现了5次,说明山东非常重视民生领域的问题,但是随着考试难度的加大,在材料的选择方面,很有可能是问题涉及多个领域,考生应结合今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着重加以分析。  2.山东题材的特征  (1)理论性题材的理论性,是指申论给定资料所选的题材主要来源

3、于理论科研性的杂志、报纸、专著、论文等,材料具有一定理论深度。这是包括山东省考在内的所有申论试题题材的共性。例如,2011年国考省级题材“黄河的治理和黄河精神的弘扬”正是出自《党建》杂志2007年第2期《伟大又坚强的黄河精神》一文;2011年国考市级题材“农村弟子教育问题”也出自钱理群的专著《活着的理由》中“活着的危机:乡村文化、教育重建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理论性较强的题材对考生而言难度更大,要求考生对于问题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了解”层面,而需要深入挖掘和分析  (2)宏观性  近两年,山东省考查的问题往往带有一定的宏观性和普遍性,是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对全局具有长远和重

4、大影响的问题,过于具体和低层次的问题,只涉及一时一地的微小事物,无关全局和长远的观点和事实,一般不会被选为主题。  例如,2011年山东省考考查的是全国人口普查的问题,虽然切入角度比较小,但是人口普查是一项关乎重大国情国力的调查,是客观摸清人口信息、全面把握基本国情、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因此该问题实际上体现出了长期性、普遍性。  (3)非敏感性公务员考试万众瞩目,申论题材有多设计动态性时事话题,题材的方方面面、没一个细节都会被全社会评头论足。因此,过于敏感的话题,有失观瞻的话题,一定不会进入申论题材。另外,最新发生、尚未得到妥善处理或明确定论的事件和观点,

5、也是不会出现在申论考试试题中的。  二、题材的组织  1.淡化本省色彩山东申论给定资料,从内容涉及的地区范围看,一般都是全国范围内共同存在的问题。在材料的选取过程中,本省实际、本省经验、本省经济社会和政府工作情况很少出现在申论材料中,也不要求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分析当前的社会形势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路。  2.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相结合事实性材料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描述,是事实的陈述和实践的总结,形式可以是事例、典型、经验、做法、措施,也可以是数据、图表、文件、谈话,语言形式为叙述性的语句。表现为:列举事例、列举数字、介绍经验、典型做法、措施等。理论性材料是对客观事物和实践的抽象概括

6、。表现为:引述经典,引述文章言论,引述谈话言论,引述法律条文,介绍施政方针、政策,介绍名词、定义、科学定律等,三、题目的设置  1.四题或五题模式山东申论考试,题目设置以2010年为分水岭,之前五题模式一直是山东的主流命题形式,2010年参加联考以后题目设置逐渐呈现四题模式。2.出题形式灵活,有复合题型  山东省申论的题目设置尤其独特的形式,往往会出现一道题有两问,并且有可能考查的是一种复合题型的形式,比如“归纳概括+综合分析”,这样一来,就加大了考生作答的难度。2009年以前,复合题型偏多,而2010和2011年这两年则逐渐中规中矩起来,但复合题型仍旧存在。与此同时,山东省也

7、逐渐加大了对综合分析题型的考查力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