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学院827《流行病学》测试大纲

公共卫生学院827《流行病学》测试大纲

ID:39704789

大小:7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09

公共卫生学院827《流行病学》测试大纲_第1页
公共卫生学院827《流行病学》测试大纲_第2页
公共卫生学院827《流行病学》测试大纲_第3页
公共卫生学院827《流行病学》测试大纲_第4页
公共卫生学院827《流行病学》测试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共卫生学院827《流行病学》测试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南大学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流行病学》考试大纲本大纲根据李立明主编《流行病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写。由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2年7月7日讨论通过。I.考试性质流行病学考试是我校生物统计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一门入学专业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流行病学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其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预防医学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的专业知识,有利于在专业上择优选拔。II.考查目标流行病学考试要求考生:1

2、.准确地掌握该课程内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2.掌握流行病学的定义与研究方法,熟悉其研究范围与应用。3.掌握疾病分布的描述方法及常用指标。4.掌握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分类,各分类研究方法的设计原理,实施及质量控制原则与资料分析方法,熟悉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5.掌握病因的定义及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6.掌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及影响因素,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7.熟悉慢性病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疾病“三级”预防的基本含义,疾病监测的定义和应用。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10《流行病学》代码827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答题方式答

3、题方式为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基本概念30%基本原理40%方法应用30%Ⅳ.试卷题型结构1)《流行病学》代码827名词解释50分(10小题,每小题5分)单项选择题    20分(10小题,每小题2分)问答题    60分(4小题,每小题15分)分析计算题     20分(1小题,每小题20分)Ⅴ.考查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 流行病学的起源、形成、发展;我国流行病学的成就第二节流行病学的定义1.流行病学定义的演变 目前适合我国的流行病学的定义2.现代流行病学定义的铨释 流行病学的三个层次;流行病学工作深度的三个范畴;流行病学研究的三种基本任务;流行病学学科中的三大要素第三节流

4、行病学的原理和应用 基本原理;实际应用第四节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分类1.观察性研究或非实验性研究 观察性研究的种类,研究的定义及特点;三类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2.实验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的种类及各自的特点;观察性研究与实验性研究的的区别;103.理论性研究 理论性研究的种类;第五节 流行病学的特征 群体的特征;对比的特征;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社会医学的特征;预防为主的特征;发展的特征第六节流行病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流行病学面临的挑战和展望 第一章疾病的分布第一节 疾病频率的测量指标1.率和比: 率;比;比例;率、比和比例的正确使用2.发病指标:发病率;罹

5、患率;患病率;感染率;续发率的定义及适用范围3.死亡指标: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累积死亡率的定义及适用范围4.残疾失能指标:病残率;潜在减寿年数;伤残调整寿命年的定义及适用范围第二节疾病流行的强度 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散发;流行;爆发的定义第三节疾病分布的形式 1.人群分布特征 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宗教;婚姻与家庭;流动人口;2.时间分布特征 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趋势3.地区分布特征 疾病在不同国家及一个国家内各地区的分布;城乡分布;地区聚集性;地方性疾病4.人群、时间、地区分布的综合描述 移民流行病学第二章描述性研究第一节 现况研究1.概念2.现况研究的目的

6、3.现况研究的特点与种类第二节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1.现况研究实施的步骤102.确定研究的对象3.样本含量和抽样方法4.确定收集资料的方法 调查表编制;调查变量的规定;调查员5.况研究中常见的偏倚与质量控制 现况研究中常见的几种偏倚 选择偏倚;信息偏倚;防止产生偏倚的措施6.现况研究的资料分析7.现况研究的优缺点第二节生态学研究1.生态学研究的概念2.生态学研究的目的3.生态学研究的方法 生态学比较研究;生态趋势研究的定义及研究目的;资料分析方法4.生态学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 生态学谬误第一章队列研究第一节 概述1.队列与队列研究的定义 暴露;固定队列;动态人群2.队列研究的基本

7、原理;研究目的3.队列研究的类型 前瞻性队列研究;历史性队列研究;双向性队列研究定义及适用条件第二节队列研究的实例 第三节队列研究的设计与实施1.确定研究因素2.确定研究结局 结局的定义及判定标准3.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 1)暴露人群的选择:职业人群;特殊暴露人群;一般人群;有组织的人群团体;2)对照人群的选择:内对照;外对照;总人口对照;多重对照;3)暴露及对照人群的选择原则104.确定队列大小 影响队列大小四个参数:一般人群发病率、暴露人群发病率、显著性水平、把握度;样本计算公式;确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