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

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

ID:39748075

大小:303.82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7-10

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_第1页
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_第2页
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_第3页
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_第4页
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讲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概况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都把人的情感,意志或人的精神活动中的其他非理性因素置于人的理性之上,并由之出发来解释人的全部认识以至全部精神和物质活动.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的区别:一是从非理性主义是对近现代理性主义的超越来说,它偏重于认识层次上的意义。但并不必然蕴含着相应的本体论的论断;而唯意志主义除了在认识论上表现为非理性主义以外,往往蕴含着某种以情感意志为中心的本体论,甚至以情感意志来解释整个世界的存在。其次,人的非理性活动除了意志欲望外还有其他形式,因而非理性主义的范围比唯意志主义要广。非理性主

2、义和唯意志主义哲学思潮的形成背景近代西方哲学发展中理性主义传统的片面性和内在矛盾的激化及随之而起的对它们的批判浪潮的兴起.理性在资本主义上升和革命时期所表现出的灿烂光环变得越来越暗淡,人们对启蒙思想家所讴歌的理性主义精神也越来越失去信念。由于理性主义在德国表现得最为突出,黑格尔哲学被公认为近代西方理性主义思潮的顶峰,以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为标志的对传统理性主义的批判在德国进行得最为激烈,因而非理性主义思潮也以德国为中心。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被公认为这一思潮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所提出的作为唯意志主义的最初形态的生活意志论也正是作为哲学思潮的非理性主义的最

3、初形态。尼采里敕尔说:“多年来,我目睹了如此众多的后起之秀,还不曾见到一个年轻人那样,年纪轻轻就如此成熟……”西方学者说:“阅读他的著作,不可避免的一再碰到作者极端个人的,私有的,只有根据当时的情况才能理解的思想。因此,了解尼采的生活状况,是了解他变化着的学说的一把重要的钥匙。”因此我们对尼采的理解应该是从他的生活开始尼采的生平和生活尼采(1844—1900)1844年10月15日出生于德国,因为这一天也是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的诞辰,所以,老尼采将儿子取名为弗里德里希·尼采。尼采一生中的大事都与“5”相关,5岁丧父,25岁当教授,35岁患病,

4、45岁发疯,55岁(56岁生日未到)去世。总体上来讲,尼采的一生是悲哀的。尼采的童年和中学生活1849年(5岁),父亲因脑病死后,就生活在一个由女性控制的家庭。他是家中唯一的男性,其余5个女人是:母亲和妹妹,外祖母和两个尚未出嫁的姨。由于身体太弱,无法与其他健康男孩相处,妹妹和书本成了他最好的玩伴。由于尼采在校成绩不错,并且表现出极高的天赋,1958年他母亲把他送到当时德国最好的学校——普尔塔学校读书(施莱格尔和费希特曾在此读过)。在普尔塔学校,尼采接受了多学科的教育,主体是宗教和语言,最擅长的是希腊文与拉丁文。在普尔塔学校的日子对尼采非常重要,

5、一方面他与同学的相处是愉快的,另一方面,他积累了大量的基本知识,阅读了大量有关拉丁文、希腊文,希来伯文的经典著作,之所以如此,他解释道:“知识的领域广阔无比,真理的探索永无止境。”尼采的大学生活1864年,尼采从普尔塔学校毕业,进入波恩大学,在那里学习古典语言学和神学。在波大,尼采遇到了他一生第一位重要的人物——里敕尔(当时德国著名的古典语言学家),受其影响,专注于古典语言学的研究。尼采在波大只待了两个学期,1865年他追随里敕尔到莱比锡大学。在莱比锡大学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在一个书摊上碰到了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并立即为之打动。这本书对

6、尼采有多大的影响,正如尼采说:“我不知道是什么精灵在对我悄悄耳语:‘带上那本书回家吧”刚跨进房门我就打开这本如此得来的宝贝,并渐渐感受到那种充满激情而又有忧郁的天才之强大力量。至此,西方现代哲学史上两个最为独特的人物见面了,并且擦出了爱的火花,据说,尼采为了读《作为意态和表象的世界》,尼采整整两个星期几乎没有睡觉,他后来甚至给了叔本华一个至尊的称呼——父亲,不仅如此,而且每当尼采遇到困难时,他都会想到叔本华。尼采的辉煌人生1867年,尼采应征入伍,他认为当兵就像用餐时在主菜外加上可口的点心一样让人高兴,并且对军队和战争产生了迷恋,他认为战争“对人

7、的生命具有一种永恒的感染力”。但1868年3月他就被迫退伍,因为他在骑马时被摔成了重伤。退伍后由于他在语言学上表现出了非凡的天才,在其导师里敕尔的推荐下,年仅25岁的尼采就成为巴塞尔大学的特聘教授。1870年尼采第二次参军,他本想亲自上战场,但由于某种原因,他只能留在军医院照顾伤员。这次参军给他留下了两样东西,第一是他的哲学——权力意志哲学,第二是他的病:痢疾、白喉和性病。战争结束后,他又回到大学,一直到1879年.这期间有两件大事:一是他与瓦格那的友谊,二是他的作品。瓦格那是个放荡不安的音乐家,是尼采所想象的天才似的人物,与尼采一拍即合。在瓦格

8、那本人和其音乐的影响下,1872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这是一部纯粹理论的著作,由于它与传统的著作从内容到形式都迥然不同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