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的栽培技术》PPT课件

《黄芩的栽培技术》PPT课件

ID:39765113

大小:368.1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7-11

《黄芩的栽培技术》PPT课件_第1页
《黄芩的栽培技术》PPT课件_第2页
《黄芩的栽培技术》PPT课件_第3页
《黄芩的栽培技术》PPT课件_第4页
《黄芩的栽培技术》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芩的栽培技术》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根及根茎类药材栽培技术—黄芩栽培技术宁武县农业委员会郭福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黄芩植物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2.知道黄芩药材规格等级能力目标:※1.能根据黄芩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栽培和田间管理※2.能进行黄芩的采收及产地加工一、基本概述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黄芩属的一种植物,属于半野生半家种品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独特药效使黄芩年消耗量逐年加大。而药用部分是根,一旦根部被刨取,整个植株不再存活。黄芪的野生资源在大量采挖的情况下日渐稀少。因此推广人工栽培技术,加大人工种植力度刻不容缓。1、产地野生黄芩:主要分布中国河北

2、、山西北部,内蒙中东部和东北三省大部,河北承德,内蒙古赤峰等几个最具规模的主产区,是中国北方野生中药材的主要品种之一。家种黄芩:主要分布在山东、陕西、山西、甘肃四大产区,其中集中在山西绛县南凡镇、运城市夏县瑶峰镇、新绛县万安镇、万荣县等地;苏联东西伯利亚,蒙古,朝鲜,日本均有分布。2、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多年生草本;根茎肥厚,肉质,径达2厘米,伸长而分枝。茎基部伏地,上升,高(15)30-120厘米,

3、基部径2.5-3毫米,钝四棱形,具细条纹,近无毛或被上曲至开展的微柔毛,绿色或带紫色,自基部多分枝。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5-4.5厘米,宽(0.3)0.5-1.2厘米,顶端钝,基部圆形,全缘,上面暗绿色,无毛或疏被贴生至开展的微柔毛,下面色较淡,无毛或沿中脉疏被微柔毛,密被下陷的腺点,侧脉4对,与中脉上面下陷下面凸出;叶柄短,长2毫米,腹凹背凸,被微柔毛。花序在茎及枝上顶生,总状,长7-15厘米,常再于茎顶聚成圆锥花序;花冠紫、紫红至蓝色。小坚果卵球形,高1.5毫米,径1毫米,黑褐色,具瘤,腹面近基部具果脐

4、。花期7-8月,果期8-9月。坚实无孔洞内部呈鲜黄色为佳品。二、生长习性黄芩抗旱力较强。遇严重干旱或追肥后可适当浇水,一般不用常浇水。保持地内无杂草。5~6月为茎叶生长期,一般于6月开花,可开到9月,种子成熟期不一致。10月地上部枯萎,翌年4月开始重新返青生长。黄芩花期长,种子成熟期也不一致,且极易脱落,待果实成淡棕色时采收,需随熟随收,最后可连果枝剪下,晒干打下种子,去净杂质备用。繁殖方法:播种繁殖1、种子采集2、种子萌发黄芩种子容易萌发,种子在15℃〜30℃下均萌发良好,35℃以上种子萌发较差。生产上分直播和育苗两种,

5、以直播为好,可节省劳力,根条长,杈根少,产量较高。直播分春播或秋播,春播北方于4月中旬,秋播于8月中旬。采用条播法下种,按行距30厘米〜40厘米,开0.6厘米〜1厘米浅沟,然后将种子均匀撒人沟内,覆土5毫米〜6毫米,播完轻轻镇压,每亩地播种量1公斤左右,播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大约15天即可出苗。待幼苗出齐,分2〜3次剪掉过密和痩弱的小苗,保持株距8厘米〜12厘米。如小面积栽培,为了精耕细作提高产量,也可以采取先在阳畦中播种育苗,当苗高8厘米〜12厘米时,再向本田移栽定植的方法,这样能提早播种,对后期生长发育有利。繁殖方法:

6、分根繁殖黄芩从播种到收获至少需用2〜3年的时间,为了缩短栽培年限,可以应用分根繁殖的方法。具体做法:在黄芩尚未萌发新芽之前,将其全株挖起。切取主根留供药用,然后依据根茎生长的自然形状用刀劈开,每株根茎分切成若干块,每块都具有几个芽眼,即作繁殖材料,于栽植之前把繁殖材料放入ABT生根粉溶液(中国林业科学院生产的促进生根剂)中浸泡2小时,经过浸泡处理后,按30厘米×31厘米的行株距分别栽植到地里,应用分根繁殖法栽培黄芩,能够省略播种育苗阶段的时间和劳力,可缩短从种到收的生产周期。老药材产区当地若有足够的老苗作为分根繁殖材料,因

7、地制宜就地繁殖,对扩大栽培面积是极为有利的。繁殖方法:扦插繁殖春、夏、秋三季都可以进行扦插繁殖,伹以春季5、6月份扦插最好,成活后可于7月份雨季时移栽较容易成活,同时移栽苗有足够时间生长,到冬前已长成大苗,便可安全越冬。7、8月份雨季扦插,常因多雨基质过湿,易造成插条腐烂。插条应选茎尖半木质化的幼嫩部位,不用任何处理,扦插成活率可达90%以上,而用茎的中、下部扦插成活率较低,使用激素处理也不理想。扦插基质可用砂、砂掺蛭石或砂质壤土均可。扦插方法:剪取茎端6厘米〜10厘米长嫩茎作插条,把下面2节的叶去掉,保留上面叶片,按行株

8、距10厘米×5厘米扦插于准备好的插床,最好在阴天进行,晴天应在上午10点以前或下午4点以后扦插,要随剪随插,保持插条新鲜,插后浇水,并搭荫棚(荫蔽度50%〜80%遮阴,每天早晚浇水保湿,但浇水量不宜过大,太湿会引起插条基部腐烂,影响成活,插后40〜50天即可出圃,按行株距25厘米〜30厘米×15厘米移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