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栽培技术.doc

黄芩栽培技术.doc

ID:55587895

大小:272.4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19

黄芩栽培技术.doc_第1页
黄芩栽培技术.doc_第2页
黄芩栽培技术.doc_第3页
黄芩栽培技术.doc_第4页
黄芩栽培技术.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芩栽培技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黄芩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2016年04月01日13:53来源:土流网点击量:39黄芩的栽培技术:在乡下春天的田野上,随处可见的一种紫色小花,淡淡的香味让人流连忘返,与之相似的一种相同的中药材料黄芩,采取什么样的栽培方式才能提高其品质与产量呢?概述黄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黄金条根、山茶根、黄芩茶。以根入药,含黄芩素、黄芩苷、汉黄芩素等成分。喜温暖凉爽气候,耐寒、耐旱、耐瘠薄、怕涝,苗期喜水肥,早春怕干旱。分布于海拔600—1500米干燥、向阳的山坡或草地。性寒、味苦,有清热、燥湿、解毒、止血的功能

2、。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目赤肿痛、湿热黄疸、肝炎、痢疾等症,在双黄连系列制剂中使用较多。野生黄芩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等省区,河北承德和内蒙古赤峰一带为黄芩的地道产区,所产药材称“热河黄芩”。近年来许多地区已开始人工栽培,如山东、山西、陕西、河北等省均已大面积种植。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黄芩适合在气候温暖而略寒冷的地带生长。人工栽培以排水良好、阳光充足、土层深厚肥沃的沙质土壤为宜。种植前每亩施腐熟厩肥2000~3000千克做基肥,深耕细耙,平整后作1.0~1.2米的平畦。2.繁殖方法。有种

3、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方法,以种子繁殖应用较多。选择两年生健壮植株采收饱满成熟的优良种子,春播于4月中旬,秋播于8月中旬进行。春天干旱少雨、没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可在6-7月雨季播种,雨水较多或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则在4月播种。一般采用直播,既省劳力,根条又长,产量也高。播种前种子在40—45℃温水中浸泡5—6小时,捞出在20一25℃条件下保温催芽,待大部分种子裂口时即可播种。按行距27—30厘米开约1厘米深浅沟进行条播,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镇压后浇水。播后应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播种量每亩1千克。直播育

4、苗移栽田,播种方法同直播,播种量每亩2千克左右,待苗高5—6厘米时,按行距30~40厘米、株距10—12厘米移植于大田。3.田间管理(1)间苗、补苗。播后10~15天可出苗。待幼苗出齐,分2~3次间掉过密和瘦弱的小苗,保持株距10—12厘米。缺苗部位带土移栽补苗。(2)中耕除草施肥。根据草情,注意经常松土除草。6-7月幼苗四周适当培土,以保持表土疏松,没有杂草,有利植株正常生长。6-7月为幼苗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根据苗情酌施追肥,通常每亩施过磷酸钙20千克,硫酸铵10千克,也可追施腐熟稀释的人粪尿30

5、0—400千克,追肥后应及时浇水。冬天地上部分干枯后割除,清除枯枝落叶,顺苗所在行施一薄层土杂肥越冬。第二年除草施肥和浇水和第一年相同。(3)去花蕾。黄芩第一年和第二年均结种子,不采种子的地块,在抽出花序之前,应将花梗剪掉,控制养分消耗,以促使根部生长。如有必要可以剪第二次和第三次。4.病虫害及其防治。黄芩病虫害较少,危害较轻。(1)叶枯病。开始从叶尖或叶缘发生不规则的黑褐色病斑,使叶干枯,严重时扩散成片。防治方法:1)选择地势高、通风好、土壤疏松的地块种植。2)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5年轮作。3)清理

6、田园,除净带病的枯枝落叶,消灭越冬菌源。4)初期喷洒1:1:120波尔多液,或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洒2—3次。(2)根腐病。栽植2年以上者易发病,根部呈现黑褐色病斑以致腐烂,全株枯死。防治方法:雨季注意排水;中耕除草,加强苗间通风透光;实行轮作。(3)黄芩舞蛾。黄芩的重要害虫。幼虫在叶背作薄丝巢,虫体在丝巢内取食叶肉。防治方法:秋季清园,处理枯枝落叶;发生期用90%敌百虫或40%乐果乳油喷雾防治。采收加工1.采收。直播和扦插者2~3年,育苗移栽者次年,分株繁

7、殖者当年即可收获。一般于秋后茎叶枯萎后或早春解冻后萌芽前采挖。以三年生,秋季地上部分枯萎之后采收的质量好、产量高。黄芩主根深长,收获时要深挖,避免伤根断根。2.加工。选晴天将根挖出,除去地上部分、须根及泥沙,晒至半干,撞掉粗皮,再迅速晒干或烘干,撞净粗皮,也可切片后再晒干,但不可水洗或趁鲜切片,否则破皮处会变绿。在晾晒过程中,避免曝晒过度而使根条发红,防止被雨淋湿而使根条变绿发黑。以坚实无孔洞、内部呈鲜黄色者为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