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注意事项全

高原注意事项全

ID:39778030

大小:32.5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11

高原注意事项全_第1页
高原注意事项全_第2页
高原注意事项全_第3页
高原注意事项全_第4页
高原注意事项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原注意事项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高原的环境特点  1.缺氧从海平面到10万米的高空,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均为21%。海拔高度增加导致空气稀薄,氧气随之降低。4270米高处,氧气压力只有海平面的58%。  2.寒冷海拔升150米,气温降1度。一般升高1000米,气温降6.5度。  3.湿度低湿度低,人体排出的水分增加。高原上,每天呼吸排出水分1.5升,皮肤排出水分为2.3升。不包括出汗,就达到同纬度平原地区人体排出的1倍。  4.阳光辐射强3600米高处,电离辐射,紫外线和其对皮肤的穿透力是海平面的三倍。射线通过积雪的反射,作用非常强烈。人体将遭受双重辐射。积雪可将90%的紫外

2、线反射回地表。草地的反射率仅为9%—17%。二、见识高原病进入高原,人体会根据环境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旅游者逗留时间短,人体调整幅度有限,仍可能出现高原病。一旦发现可能患上了高原病,赶紧上医院,必须及时治疗。    1.急性高山病  最常发生,3300米以上的第1、2天,尤其是起初6—9个小时。  识别要点:头痛,加上以下任一症状:全身疲乏无力,头昏眼花,失眠,恶心和呕吐。  2.高原肺水肿以下情况两项以上者:①休息状态呼吸困难,②咳嗽,③虚弱且活动量明显减少,④前胸有堵塞感,⑤皮肤苍白且发绀,⑥心率增快。  3.高山脑水肿  识别要点:有急性高

3、山病的症状,无法走直线,出现精神异常。  4.慢性高原病  对高原经适应了一段时间后,重新出现对高原的不适应。  识别要点:乏力,头痛,头晕,发绀,运动时缺乏耐力等。  5.其它  在不同的海拔高度,旅游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1500米:在暗处的视力减弱。  1500—1800米:高级思维功能减弱或缺乏。  3300米:简单的算术变得非常困难。  4600米:写字和考虑问题受到影响。5500米以上:100%的游人会患上咽喉炎和气管炎。三、进入高原前的准备1.决定去高原起,应日常增加大运动量无氧锻炼可使机体对缺氧状态产生一定的耐受力。2.准备药

4、品。高原地区呼吸系统容易感染,应带阿莫西林,罗红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高原卫生条件有限,容易患肠胃炎,可带上环丙沙星或磺胺类药物。必须准备利尿剂乙酰唑胺,它是预防和治疗高原反应的主要药物,可以消除阵发性夜间呼吸暂停,提高夜间睡眠质量,减少晨起时的头痛。服用方法,每天两次,每次125毫克,或每天一次,每次250毫克。在进入高原前24小时开始服用。(药品根据不同体质有不同的药理反应,资料仅供参考。)  3.高原地区早晚温差可达15—20度,需要带上足够的防寒衣物。  4.准备好抗紫外线的防护用品。5.飞机直接进入高原,起航前一晚保证充足睡眠,不吃油腻食

5、物,不喝酒。乘汽车或火车进入高原地区,做好行程计划,每天上升高度控制在400—600米。每到一高度休息几天,使体力恢复并适应高原缺氧的环境。如果徒步或骑自行车,更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事先请专家制定一个科学的登高方案。四、哪些人不宜进入高原  1.16岁以下和60岁以上者,因为这两组人群中患高原病的机会较大。  2.患有贫血,糖尿病和较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和慢性肺病者。  3.精神疾病患者。4.孕妇。五、人在高原严格注意(非常重要)1.多饮水:空气湿度低人体易脱水血红蛋白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缺氧和寒冷的环境使血管收缩,极易形成血栓,引发心脑血管意外

6、。进入高原后要不断少量喝水(每次抿一小口,次数增加)预防血栓,还可当润唇膏。每天4000毫升为宜。  2.戒烟:一氧化碳是香烟的重要产物,它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是氧气的250—300倍,高原大量抽烟,将明显加重高原反应。3.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腹式呼吸比胸式呼吸更为规律和有节奏。这也是哮喘病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本能的呼吸动作。行走或攀登时,可将双手置于臀部,使手臂,锁骨,肩胛骨及腰部以上躯干的肌肉作辅助呼吸,以增加呼吸系统的活动能力。4.防辐射:高原紫外线极易损伤皮肤和眼睛。尽量避免皮肤裸露。戴防紫外线的遮阳镜和撑遮阳伞。在暴露的皮肤上涂防晒霜。

7、5.刚到高原,避免剧烈活动和情绪兴奋。避免洗很烫的热水澡,以免加剧缺氧,导致肺水肿。6.保持高糖类,高植物蛋白和低脂肪的饮食原则。糖类能够快速提供热量,使人适应高强度的活动,可增加氧气的交换通气量。过量脂肪和动物蛋白可加重高原反应。  7.高原旅游及离开高原后三个月内,务必做好避孕工作,以免因精子质量问题产生不良后果。8.高反易失眠,可适当服安定保证睡眠消除疲劳。(药品根据不同体质有不同的药理反应,必须遵医嘱,资料仅供参考。)高反统计分析:飞行进入比其它任何方式都较少发生高原疾病。经过高海拔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高原病。可能是体力消耗太大,身体对高原

8、的适应发生了困难。去高原都会面临高原病症状的风险不能错误归因于流感或醉酒。海拔1280至1800米就会有轻度高原症状,严重症状不低于2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