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II)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II)

ID:39805225

大小:338.60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7-11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II)_第1页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II)_第2页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II)_第3页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II)_第4页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II)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I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血清补体检测细胞免疫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自身抗体检测器官与骨髓移植的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免疫球蛋白(immnoglobulin,Ig)是B细胞在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细胞所分泌的具有抗体活性和/或抗体样结构的球蛋白。存在于机体的血液、体液、外分泌液和淋巴细胞膜上。用免疫电泳可将其分为5类IgG、A、M、D、E。免疫球蛋白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即一种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决定簇反应。免疫球蛋白贯穿机体免疫应答的全过程,对免疫应答的产生、发展、调节均有重要的影响。一.免疫球蛋白(IgG)IgG是血清中最主要的

2、免疫球蛋白,约占血清总量的75%,IgG是唯一可通过胎盘从母体转移到胎儿的免疫球蛋白。正常情况成人高于儿童,女性略高于男性。【临床意义】IgG增高多克隆性增高:IgG、A、M增高。单克隆性增高:某一种Ig增高。主要见于免疫增生性疾病,如(MM)。IgG减低先天性、获得性、联合免疫缺陷病,重链、轻链病,肾病综合症、病毒感染。二.免疫球蛋白(IgA)正常人血清中IgA含量占血清总Ig的10%~15%,仅次于IgG为(710~3350mg/L)。IgA分为血清型IgA与分泌型(SIgA)两种。分泌型(SIgA)的免疫功能更重要,具有保护黏膜的功能,与局部感染、炎

3、症、肿瘤等病变密切相关。【临床意义】增高:IgA型MM、慢性炎症、类风关、肝硬化、肾病等。降低:选择性IgA缺乏症、重链、轻链病、呼吸道感染、自身免疫病、原发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三.免疫球蛋白(IgM)IgM是分子量最大的Ig,为950000,约占血清总Ig的10%,以五聚体形式存在,它不能透过血管璧,主要分布在血管内,有防止败血症的发生的重要作用。人体感染之后,IgM出现最早。【临床意义】增高:初期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病,原发型巨球蛋白血症。减低:IgG型或IgA型MM、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淋巴系统肿瘤、肾病综合症、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四.免疫球蛋白(IgE)

4、IgE仅占血清总Ig的0.002%。是一种亲细胞抗体,主要的生物学功能是参与I型变态反应。此外,还参与抗寄生虫感染等。【临床意义】增高:IgE型MM、重链病、肝病、自身免疫病、各种过敏性疾病、寄生虫感染、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肾炎等,减低:先天性和获得性丙种Ig缺陷病、恶性肿瘤、微血管扩张共剂失调症、长期可的松治疗。五种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化学特性免疫球蛋白血清含量/L占血清Ig%沉降系数电泳位置抗原结合价产生顺序IgG8~16g/L70~807ra-a122血清型IgA710~3350mg10~156.6~14ra-βa23分泌型IgA不等43IgM0.48~2.

5、12g5~1018~19r1--β1101IgD0.6~0.2mg0.02~17r124IgE0.1~0.9mg0.0028r125五.血清M蛋白M蛋白或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由浆细胞异常增殖所产生的,具有相同分子结构和电泳迁移率免疫球蛋白,但不具有抗体活性。[参考值]蛋白(免疫)电泳、免疫比浊:正常人为阴性【临床意义】多发性骨髓瘤:IgG型>IgA型,IgD和IgE罕见巨球蛋白血症:大量的单克隆IgM重-轻链病:Ig重链(γ、α、μ);单克隆游离轻链半分子病:由一条重链和一条轻链组成的单克隆Ig片段异常增生7SIgG病:恶性M蛋白病血清补体检测补体(com

6、plement,C)是一组具有酶原活性的糖蛋白,是抗体发挥溶细胞作用的必要条件。按先后顺序分别称为C1(C1q、C1r、C1s)~C9。参与旁路途径中的成分则以因子命名,如B、D、P、H、I等。在炎症组织内的补体有90%是血清中扩散而来,补体+体液因子+免疫细胞共同参与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反应。具有介导细胞溶解、调理吞噬、免疫黏附以及参与炎症反应引起的机体免疫损伤等作用。免疫复合物既能启动补体系统活化途径,也能启动补体替代途径。补体系统的基本特征:补体作用无特异性,与反应体系中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补体系统有两个放大系统,一是由少量C1q引起酶级联反应,使许

7、多C3分子被分解;另一个是C3转化酶的正调节作用。不稳定性,一些补体成分(如C1、C2、C5、C8)性质不稳定,经56oC30min处理就丧失活性。即使在10oC下,其活性不能保持3~4d,故需放置-20oC以下保存。连锁反应,补体成分以非活性蛋白前体存在于血浆中,当补体第1个成分被激活后,依次地活化直至最后一个补体成分。被激活的成分具有酶或其它生物学活性。作用的两面性,激活的补体有生理和病理方面作用,前者表现为抗感染防御,溶解病原体,清除免疫复合物和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后者表现为引起组织损伤,参与免疫病理过程。一.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测定原理:补体

8、(C1~C9)能使溶血素(抗体)致敏的绵羊红细胞溶解。既抗原抗体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