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农耕文化对游牧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612(高中阅读)

历史上农耕文化对游牧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612(高中阅读)

ID:39825335

大小:15.2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12

历史上农耕文化对游牧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612(高中阅读)_第1页
历史上农耕文化对游牧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612(高中阅读)_第2页
历史上农耕文化对游牧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612(高中阅读)_第3页
历史上农耕文化对游牧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612(高中阅读)_第4页
历史上农耕文化对游牧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612(高中阅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上农耕文化对游牧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612(高中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上农耕文化对游牧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历史上农耕文化对游牧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农耕文化发展较早,其体系也较为成熟和完整,对北方的游牧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农耕文化向长城地带各少数民族地区传播扩散的同时,各民族文化也在向中原汇聚,使得中原文化在发展中也吸了各民族文化的养分和智慧,而且衣、食、住、行无所不包,塑造了长城地带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据考证,从赵武灵王提倡胡服到清代的旗袍、马褂,古代中原民族上衣下裳、宽领褒袖的笨重服饰有了重大的转变。伴随魏晋时期大批北方游牧民族从长城以北的东北地区或蒙古草原进入长城地带或其以南的中原腹地,“胡床”带入农耕地区并改

2、变了中原民族席地而坐的习惯。小麦、大麦以及磨面方法从西域和其他民族地区的传入,改变了中原汉族以五谷为饭的膳食种类。家用畜力中的马,主要是从蒙古高原引入长城以南,汉代极为有名的汗血宝马传入中原方备受珍惜。此外,在新疆阿拉沟、直儿沟等地西周至战国末期的墓葬中发现的骡子骨骼,经鉴定其最早应该是蒙古高原地区的游牧者培育出来的。而在艺术文化方面诸如笛、琵琶、箜篌、胡琴等乐器以及音乐音律、歌舞杂技等自南北朝时传入中原后,对中原的戏剧、宋词、元曲均产生了极大影响;大同云岗等石窟艺术以及敦煌的璧画艺术等,都是长城地带各民族乃至世界艺术的汇聚。民族融合发生、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

3、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过程。不论是农业民族政权还是游牧民族政权,当他们主导中原后,自觉不自觉地都希望能够统一中国,这种思想的形成是长期以来民族融合最好的也是必然的趋势。尤其是游牧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后,想要稳定和谐发展就必须与农业民族的思想文化进行融合,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与汉民族契合,这正是农业民族与各民族不断融合最后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重要过程。虽然长城地带各民族的起源地域各异,但在几千年相互打交道的过程中,通过交流与学习所进行的“民族融合”已不再是简单的“汉化”或者“胡化”,而是更深层次的诸如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深度交融。各民族文化“你中有

4、我,我中有你”,在保有自己风俗习惯的同时,又兼具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征,这才使得中华民族文化朝着多元化方向不断发展,促成了中华民族真正的繁荣,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和包容性。费孝通说:“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自从长城修建以来,长城内外逐渐形成了农牧两大经济体。两千多年来,长城内的农业民族通过屯垦移民和通商等方式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把长城内外各民族联结在一起,成为中华民族自在民族实体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长城见证了农牧发展的历史进程,也因此成为中华民族的

5、象征。(节选自段清波《城和长城:中华文明的见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历史上相对发达的农耕文化在影响北方游牧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各民族文化的养分和智慧,从而形成了长城地带包容性和多样性的文化。B.从胡服、旗袍、马褂,到五谷杂粮和磨面方法,从胡床、骡子、汗血宝马,到琵琶胡琴和歌舞杂技,可以看出长城地带各民族对中原文化的多元影响。C.在相互打交道的漫长历史过程中,长城地带的“民族融合”不再是简单的“汉化”或者“胡化”,而是在保有自己风俗的同时,又兼具其他文化特征。D.两千多年来,通过屯垦移民和通商等方式,长城内的农业民族在长城地

6、带形成了巨大的网络,把长城内外各民族联结在一起,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我国在较早时期就发展了农耕文化,还有着较为成熟和完整的体系,在向长城地带各少数民族地区传播扩散过程中,也推动了他们的文明进程。B.在魏晋以前,中原人都是席地而坐,不懂磨面方法,也没有面食,直到魏晋时期大批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带来了胡人的生活习惯,才改变了这种情况。C.游牧民族主导中原后,总是希望统一中国,这样就必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与农业民族相融合,这也是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重要过程。D.长城地带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

7、的文化起源地域,随着历史的发展,他们彼此交流,相互促进,在思想文化中已经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城地带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根源于农耕文化向长城地带各少数民族地区传播扩散的同时,各民族文化也沿者长城一带向中原汇聚。B.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融合,不仅在长城地带汇聚各民族乃至世界的艺术精品,也使中原的文化艺术例如戏剧、词、曲等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C.各民族的融合促成了中华民族的真正繁荣,但作为一个民族实体,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由自在到自觉的转化有一个过程,期间有着几千年的跨度。D.长城修建以来,在它的

8、内外各民族就不断进行着各方面的交流,因此长城不仅是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