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发展历程回顾与前景展望

社会体育发展历程回顾与前景展望

ID:39882353

大小:288.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7-14

上传者:U-145848
社会体育发展历程回顾与前景展望_第1页
社会体育发展历程回顾与前景展望_第2页
社会体育发展历程回顾与前景展望_第3页
社会体育发展历程回顾与前景展望_第4页
社会体育发展历程回顾与前景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体育发展历程回顾与前景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社会体育发展历程回顾与前景展望聊城大学体育学院赵丙军 第一节社会体育的概念一、什么是体育?关于什么是体育,国内外专家对此尚未形成共识,定义有几十种之多。综合分析发现,他们主要从教育、文化、社会实践活动等不同的角度对其本质进行的揭示。 第一节社会体育的概念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身心的发展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关于体育的起源也有劳动起源、宗教起源、战争起源等不同的学说。 第一节社会体育的概念二、什么是社会体育?群众体育是指广大群众(在校学生和武装力量除外)在余暇时间中广泛开展的,以身体运动为主要手段,以提高健康水平,进行娱乐消遣为主要目的,在身心健全发展的阶梯上不断超越自我,促进社会物质、精神文明进步的大规模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节社会体育的概念大众体育是广大群众(除学生、专业运动员外)为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体育运动。社会体育在我国亦称群众体育、大众体育,是指职工、农民、街道居民等在闲暇时间里,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第一节社会体育的概念这三个概念中参加体育活动的对象、群体都为除学生、武装力量体育、专业运动员以外的所有群体人员。其次从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看,均为在余暇时间,以自愿方式参加的,以增进健康为目的。通过以上对群众体育、社会体育、大众体育的概念所进行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三者的概念只是文字表述方式稍微有点差别,其实为“名异实同”的概念。 第一节社会体育的概念三、社会体育的特点1.范围的广泛性和社会性2.参与者的自愿性和主动性3.活动目的的健身性和娱乐性4.活动时间的灵活性和闲暇性5.活动内容与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6.社会体育活动有益的教育性 第二节社会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一、世界社会体育的兴起(一)社会体育产生的背景1.社会体育产生的政治背景参加体育活动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2.社会体育产生的经济背景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新的反思,社会体育必然应运而生。 第二节社会体育的产生与发展3.社会体育产生的文化背景体育已经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强力文化渗透到人们生活之中,溶解到人们的心灵之中。4.社会体育产生的社会背景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心理压力不断增加、体力劳动比重下降、现代文明综合症不断涌现等。 第二节社会体育的产生与发展5.社会体育产生的自身背景“一切体育为大众”理念的彰显;“全民健身”、“体育为人人,健康为人人”观念的深入人心等。 第二节社会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二)世界社会体育兴起的原因1、“文明病”的蔓延求助于大众体育 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等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和高发病,为了给身体内营养物质的高积蓄,寻找一条高消耗的出路,便只得求助于体育活动。 第二节社会体育的产生与发展2、闲暇时间的增多工业发达国家由于实行了小时工资制、五日工作制、弹性工作制和定期轮休制等制度,职工余暇时间普遍延长。3、人口构成的老龄化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第二节社会体育的产生与发展4、都市化倾向和就业的脑力劳动化倾向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数在全部就业人口接近或超过半数,长时间伏案工作所造成的“运动不足”、“肌肉饥饿”影响人体健康,这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5、体育活动是人力资本的一种投资形式“体育是一种可以期望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投资”。 第二节社会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二、世界社会体育的发展状况社会体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一种社会现象。自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社会体育率先在联邦德国和挪威兴起,继而扩展到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标。 第二节社会体育的产生与发展联邦德国:60年制定大众体育“黄金计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8年通过《体育运动国际宪章》;大众体育与健康委员会:1989年已有89个国家提出了社会体育发展目标,1990年发展大众体育的国家数接近100%; 第二节社会体育的产生与发展加拿大:1990年颁布“积极生活计划”;澳大利亚:96年颁布“活跃澳大利亚计划”;世界卫生组织:1997年开展“积极生活——体育为健康”运动;美国:1988年推出《最佳健康计划》、1990年的《2000年健康计划》; 第二节社会体育的产生与发展日本:《东京都增进健康计划》、《迈向21世纪体育振兴策略》;德国:《家庭体育奖章制》、《黄金计划》;澳大利亚:《国家体育余暇指标》、《生命在于运动计划》。 第三节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状况1952年毛泽东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995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颁布;2004年我国将“人权”概念引入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标志我国人权由政治人权向法治人权迈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 第三节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状况2008年“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8月8日“体育节”的设立;2009年“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理念的提出;2009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条例》; 第三节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状况近年来我国社会体育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体育人口逐年增加。1996年我国体育人口为31.4%,2000为33.9%,2008年进行了第三次全国群众体育调查,但至今未公布调查结果。 第三节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状况二、休闲健身类体育项目逐步增多。散步、跑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新兴健身体育项目;三、体育场馆设施有较大改善。新中国诞生时,旧中国只给留下了2万个体育场,1980年我国共有各类体育场地21万多个,1995年全国体育场馆达到65万个,到2003年底已达85万余个;新中国诞生时,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只有0.05平方米,2003年达到1.03平方米,到2006年达到1.05平方米。 第三节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状况四、社会体育组织形式走向多元化。个人自发——家庭——单位——社区——政府——俱乐部;五、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急需大量专业人才。我国体育产业起步较晚,底子较薄,但发展迅速。专家预测,我国体育产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将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 第四节社会体育的功能与作用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三、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第五节我国社会体育发展过程中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体育健身的观念不强二、经济发展不平衡,欠发达地区社会体育缺乏支撑能力三、场地现状不适合社会体育发展的多种需要,人们从事体育锻炼仍感不便四、管理体系和组织体系还不健全,多种人群的锻炼的组织化程度仍较低 第五节我国社会体育发展过程中 存在的主要问题五、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六、经费投入仍显不足七、政策法规体系仍不健全,缺乏执行力度八、群众锻炼的科学化程度不高 第六节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一、社会体育社会化特征愈加明显二、社会体育法制化更加完善三、社会体育高度产业化四、社会体育科学化程度更高五、社会体育的目标更加多元化 第六节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六、社会体育的内容和方法手段更加丰富七、体育生活化成为必然八、社会体育参加者的构成更为广泛九、社会体育的组织管理从单纯的政府行为到社会共同行为十、社会体育的运作形式从公益型到经营型 思考题1.试述我国社会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试述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