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铁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治理

浅析铁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治理

ID:3990508

大小:241.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26

浅析铁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治理_第1页
浅析铁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治理_第2页
浅析铁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治理_第3页
浅析铁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治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铁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治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serialNo.4891竺哩:丝堡现代矿业MORDENMINING总第489期2010年1月第l期浅析铁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治理王建胜(金昌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摘要:矿产资源开发荆用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矿山地质环境灾害问题。在分析矿山地质环境灾害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这些环境地质灾害防治的措施与对策。关键诃:矿山环境;地质灾害;治理中图分类号:P64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082(2010)01旬133旬2l引言东大山铁矿始建于1958年

2、,矿山生产建设经历了三上两下的艰难历程,属国有老矿山,其采选技术、工艺和部分设备落后,在矿山断续生产组织过程中,矿区地质环境灾害问题突出。表现为采空区大面积暴露、地表开裂、塌陷沉降、山体滑坡及地表洪水灌人等,矿山安全生产受到严重威胁,矿区地质环境灾害治理势在必行。2矿山概况东大山铁矿属地下开采。铁矿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扁豆状。主矿体为Ⅱ。、Ⅱ:、Ⅱ,、Ⅲ、Ⅳ5个,矿体长360~700m,平均厚度约6m,倾角350一50。。矿山侵蚀基准面以上(1965m)采用平硐.溜井开拓,现已基本结束闭坑,侵蚀基准面以

3、下采用盲斜井开拓。.矿山沿走向在阶段内划分采区进行回采,中段高度36~40m,川脉间距40m。各中段沿矿体下盘布置中段运输平巷,回采从上至下逐层下降,各分层从中央向两翼后退式回采。矿体分枝复合常见,膨缩变化显著,矿体薄、夹石多、倾角缓,顶板不稳,采切比高,属难采矿体。曾用过空场法、浅孔溜矿法、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等。矿山现实际生产能力为35万∥a左右,截至2007年底已累计采出合格铁矿石800多万吨,矿山尚保有资源储量1167.09万t。3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现状矿区内地质环境问题具有分布广、类型复杂、发生频率

4、高、突发性强、隐患多、影响大、灾情严重等特点,地质环境灾害主要为采空区大面积暴露j地表开王建胜。男,甘肃景泰人,工程师,737000甘肃省金昌市。裂、塌陷沉降、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地表洪水灌人等。(1)采空区。矿山1958年建设,经历了三上两下,在停产时期仍断续开采,乱采乱挖严重,再加之矿体赋存复杂,矿山先后采用有底柱分段崩落法、浅孔留矿法、分段空场法等,目前井下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总面积约48000m2,采空区长时间存在,顶板局部出现开裂冒落,将有可能在后续开采中诱发顶板冲击地压灾害。(2)塌陷、地表洪

5、水。矿山属老矿山,由于历史原因,环境地质治理投资欠帐较多,次生地质灾害频发,矿区地表开裂和塌陷滑坡的影响区域越来越大,同时伴有地表洪水灌入的威胁。目前矿区面积43173m2,地裂缝总长达951m,给矿山正常生产和职工的人身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3)山体滑坡、泥石流。矿山侵蚀基准面以上划分为5个阶段,固体废弃物堆积量增大,发生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风险逐步增大,时刻威胁着矿山生产设施及人身的安全。2005年由于山体滑坡堵塞平硐,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00多万元。4治理措施东大山铁矿矿区地质环境的恶化是长期

6、开采积累的结果,产生的各种环境地质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矿山的正常生产,也同样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治理和改善东大山铁矿矿区地质生态环境、减灾防灾、维护企业稳定、促进东大山铁矿矿山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1)采空区处理通常有支撑充填、崩落隔离、矿房崩落充填、支撑片落、控制爆破局部切槽放顶等5种联合处理法。东大山矿矿体缓倾斜,利用阶段运输巷道,川脉巷道和行人上山等工程,选用全面崩落133万方数据总第489期现代矿业2010年1月第l期顶板围岩与矿柱崩落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得到

7、了较好效果,且最经济、耗时最短。(2)在采空区治理的基础上,对地裂缝进一步进行充填防护,修建拦沙防洪坝,防止降雨地表迳流对堆场的冲刷,造成泥石流、滑坡。(3)针对不同段陡峭山体,采用先削坡再金属网护和削头减载的方式进行处理,部分废石堆填在山体底部。(4)加强区内地质环境监测,建立矿山环境监测网,对区内的地质灾害活动规律进行全面分析,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时间、地点、规模,以及造成的损失,为治理提供依据,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5结论在今后的生产中,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推进矿山“清洁生产”,发展绿色矿业。鼓励

8、采用先进的采矿工艺,开发低废、无污染的矿山清洁生产技术,实现矿山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加强矿山开采导致的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防御和治理的研究;开发矿山“三废”高效处理与资源化的技术体系和t艺设备,走一条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绿色矿业”之路。矿山企业开采应加强以高技术、高科技为先导.走以预防为主的矿产开发之路,做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参考文献:[1]张卫东.浅议地质环境及其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