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doc

浅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doc

ID:50271404

大小:6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5

浅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doc_第1页
浅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摘要:各个矿山由于矿石类型、赋存条件、开采方式、地质环境容量的不同,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不同,因而治理方法、治理措施、治理思路应结合矿山实际情况确定。关键词:矿山 地质环境 治理       1矿区地质环境现状       1.1矿区地质环境概述淮南矿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有矿井9座,截止2004年9月累计产煤5.262亿

2、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淮南矿区位于淮河两岸,地跨淮南市的五区一具和阜阳市的颖上具。矿区处于淮河冲积平原Z上,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一般在20-26m2间。区域内水系均属淮河流域。天然河道流向一般沿区域地势由西向东,由北向南注入淮河。矿区内除淮河以外,主要河流有西瀝河及其支流济河和港河、架河、泥河、黑河己经人工开挖的有高新河、永幸河、光辉河等。       矿区内淮河防洪与农出水利设施多,农出水系纵横交错,基木形成适宜农业耕作的水利网络。绝大多数耕地夏季种稻

3、,冬季种小麦。       淮南煤田煤展赋存于淮河及其冲积平原Z下,第四系松散层厚20〜483.5m,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厚。属水体下开采的矿区。       矿区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分布不均,浅层地下水水质良好,水源充沛,补给条件较好,目前矿区利用地下水不致引起地面沉降。       矿区开发引起地表塌陷下沉,

4、扰乱水系,损坏耕地、村庄、河道、提防及其它建筑物受到破坏。矿区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地血塌陷、固体堆积占地与污染,农业生态环境变化等方面。       1.2地表塌陷淮南矿业集团所属9朋矿井、工业和生活居住等地面设施占地2624.2公顷(39363亩)。       9廉矿井矿区总面积为301」2km2,截止2004年9月底开采塌陷曲积达62.10km2,占矿区总面积20.59%。其屮又有约

5、17.7%为积水区,即积水累计总面积达10.97km2o积水范用随降雨量大小而变化。       随着煤矿开采的延深和规模扩大,塌陷范围逐渐扩大,据1997年以来的统计,1997年1月至2004年9月塌陷区增加了24.8km2,年增长率为5.15%。       开采塌陷区尚有15个村庄正在或有-待搬迁。       开采塌陷区

6、内,地形、地貌改变破坏了水系,影响河堤长度为15.1km,灌溉渠道5.9km,影响铁路线长度7.41km0       1.3同体堆积物       1.3」煤矿开采,每年要排放大量的煤肝石,选煤厂也有相当的肝石排放,电厂排放粉煤灰。造成固体堆积物占地和环境污染。       据初步统计,1=1前现存歼石山(场)23处,占地63

7、.9公顷(906亩),固体堆积物总量为1898万m3。       1.3.2淮河以南的矿区,煤层倾角较大,多煤层联合开采,全部煤层开采后下沉量大,一般在10m以上,最大下沉量达18m。塌陷盆地积水深浅不一,农民进行粗放式养鱼。可耕地的质量下降,造成农业减产减收。       淮河以北广大矿区,煤层倾角平缓,基木属单一煤层方式开采,冋采后形成碟形塌陷区盆地,最大下沉量达4.5m,地下水埋深校浅。因

8、此,盆地屮间积水,积水范围大小受降雨量控制,变化比较大,盆地的边缘下沉量小呈缓坡地仍可耕种,但不宜种水稻,造成农业减产,盆地的边缘带与积水区乙河,地面坡度大,水土易流失,基本上为弃耕绝收地带。  &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