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周边国际关系

能源与周边国际关系

ID:39932665

大小:46.14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7-15

能源与周边国际关系_第1页
能源与周边国际关系_第2页
能源与周边国际关系_第3页
能源与周边国际关系_第4页
能源与周边国际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能源与周边国际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能源与周边国际关系物电系通信专业吴智鑫学号20110602029有人说,改革开放都30年了,还提“韬光养晦”就落伍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为中国的周边环境堪称世界上最为复杂的国际环境,能源外交不能不“运筹于策,缜密于行”。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动、大调整时期,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跌宕起伏。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继续发展,斗争依然深刻复杂,但已不可逆转。国际战略安全形势总体稳定的态势继续发展。总的判断是:局部战争,总体和平;局部紧张,总体缓和;局部动荡,总体稳定。潜流、暗流也不时涌现,冷战思维仍有影响力。维护和平、制约战争的因素不断增长。各国共识是:“大战要避

2、免,和平须维持。”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这次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极大的灾难,但又为今后的发展留下许多行动空间。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积极开展能源外交,认真落实“走出去”方针,全面实施我国能源来源多元化,开拓国际范围内的新能源合作,齐心协力、共同解决气体排放问题,都关系到能源安全,关系到国家的振兴和持续发展。  中国能源安全系数  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能源安全的总体思路是清晰的。内外布局得当,整体比较安全,局部问题不少;隐患较多,任重道远。由于能源安全涉及面广,尤其是同外交事务密切相关,而外交又是动

3、态的,随着国际形势变化而起舞,且又是在无声处运作。能源外交既要着重于实务,又要放眼于未来,经济与政治相互交织在一起,运作起来相当困难。但几十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这里需要的是“运筹于策,缜密于行”,在教训中学习,在困难中成长。  能源发展部署及成果  从总量上讲,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但从人均拥有量看,我国又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我国人均矿产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在全世界排第53位,而且还有两大弱项:一是资源对外依赖种类多,依存度越来越大,如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锭等;二是资源依赖国家比较集中,如我国进口的原油中,约45%来自中东,32.5%来自非洲,3

4、.5%来自亚太;铁矿石则来自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尽管我国已是世界第5石油生产大国,但储量仅为世界的2.1%,可采量仅占1.8%。  我国海域石油资源量为275.3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10.6万亿立方米。中国南海(或称南中国海)被称为“又一个波斯湾”。我国海洋油气开发的技术不断提升,水深已达330米,已具备300米水深以内的海洋油气自主开发能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这方面的差距还很大。我们正在实施的“863”计划要求到2010年水深能达到3000米以上(目前最深已达1920米)。这样我国就将掌握深海大中型油气田的勘探开采技术。  根据2008年12月国务院批复的《全

5、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我国力争到2011~2015年要新发现约10个亿吨级油田和8~10个千亿方级气田。同时要求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大力加强境外油气资源的勘查和开发,把提高油气的可供能力列为攻坚重点。  我国在16年前(即1993年)由原来的石油出口国一下子变成净进口国,进口量逐年大幅度增加。2008年我国消费石油接近4亿吨(为3.8亿多吨),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2消费大国,而我们自己的石油产量不到2亿吨(1.89亿吨),不足部分要依靠进口(接近2亿吨,1.95亿吨)。也就是说中国石油的进口“依存度”已超过50%,即一多半要靠进口。  我国的石油资源分

6、布也极不合理,已探明的可采资源大都集中在西北地区以及海上大陆架附近,而东北及东部(如大庆、胜利油田等)大都是开采已达30年的老油田,年产量大幅度递减。东部沿海地区及南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能源需求量较大,不得不通过铁路及管道由西向东、由北向南输送。也正是这种产销不均衡性,使我们的能源安全系数存在变量,中央提出:“稳定东部,开发西部;东部挖潜,西部发展;海洋开拓,陆海并进”的方针;同时还提出:“立足国内,瞄准世界,走出国门,实现能源来源格局多元化。”这些都是从能源安全的总体来思考的。中国新能源的崛起  我们现在所处的国际能源环境被定性为“后石油时代”,即世界石油产量达

7、到峰值后,油田产量开始进入下降通道(如我国的大庆油田),其直接后果就是迫使油价不断抬升,或在较高价位持续震荡。世界上大部分主要产油国都已过了石油峰值期。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能源行业的任务是突出两个重点:一是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大型核电、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煤电基地、可再生能源和城乡电网改造等工程建设;二是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着力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比重,进一步淘汰小火电、小煤矿、小炼油厂等落后生产能力;全力支持新能源产业及替代能源产业的发展,并以此作为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拉动国内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思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